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洋果”变身“土特产” 农民喜提分红款

2025-06-09 08:33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曹译文

地处北纬22度,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中国最适宜规模化种植牛油果的区域。时维六月,炽热的阳光穿透层层枝叶,在油亮的叶片上洒下斑驳光影,青绿色的牛油果幼果已长至鸭蛋大小,沉甸甸地垂挂在枝丫间。

一直以来,云南省依托地域气候形成的“糖胶茶咖”四大传统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但在孟连县,这四大产业长期陷入农业现代化滞后、综合效益不高的困境中。面对这一困境,孟连县从十几年前开始寻找新的产业发展出路。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芒街村试种了20亩牛油果,开启了牛油果本土化种植的探索之路。经过多年引种、试种、改进,在众多品种中科学筛选,最终确定了适合当地种植、符合国人口味的20余个优良品种,于2014年实现本土化种植。2017年,孟连县建成3000亩核心示范基地,并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牛油果)产业园。“孟连牛油果”逐步成为孟连县农村产业发展的引擎。

建设以来,产业园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示范带动等优势,辐射带动全县牛油果种植规模快速扩大。截至目前,孟连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余亩,其中2024年新增种植面积1.26万亩。2024年至2025年产季有2.57万亩投产,鲜果产量近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作为中国种植规模最大的牛油果基地,孟连县打破了牛油果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成功替代了15%的进口供给份额,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且能够稳定供应高端优质牛油果的产区。

为了让广大农民深度参与牛油果产业发展,共享产业红利,园区采取“党组织+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地理标志”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国资公司负责产业规划、标准制定和资金筹措,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和基地管护,农户以土地入股并通过务工参与种植管理,形成各经营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利益紧密联结,深度捆绑的长效机制。

同时,创新推出“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该机制下,农户以土地入股占比30%,龙头企业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苗木和技术投入占比30%,县属国有管理公司及合作社、村集体共同占比40%。这40%中,国有管理公司占比15%,用于公司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15%,作为运转发展经费;村集体占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形成产业发展、公司盈利、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共富局面。

这一模式成效显著,据了解,入股农户年均可获分红7000元以上,农户年均收入增加到每户1.4万元以上。孟连县22个牛油果种植村村级集体经济全部稳定在20万元以上,每年可稳定提供3000多个就地就业岗位,人年均管护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

近日,孟连县产投集团在公信乡糯董村举行“334”牛油果基地2024年产季分红大会,共分红80余万元。村民依次签名、按手印、领取分红款,分享牛油果种植带来的喜悦。“我家土地入股种植牛油果22亩,今年的分红款拿到了4.45万元,以后挂果多了,分红肯定还会更多!”糯董村南库村民小组村民娜儿高兴地说。从一片适宜的土地到规模化的产业园,从引入试种到创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孟连县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祁倩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