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山东省滨州市聚焦“四抓四强”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

2025-01-27 23:2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莹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潘玉 韩娟)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以抓顶层强保障、抓履责强提升、抓治理强闭环、抓创新强共治“四抓四强”为抓手,探索有效路径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提升,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学生用餐安全。

抓顶层强保障,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硬支撑”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意识提升。将2024年确定为“食品安全工作提升年”,召开党组会印发实施方案,并先后在惠民县、无棣县召开动员部署会、现场推进会。围绕市场监管领域集中整治,出台集中整治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整治工作、问题线索办理“两个台账”,建立联络员制度,做到组织、人员、工作、责任“四到位”。

(二)强化机制建设,推动责任落实。制定《在集中整治中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安排部署“配齐配全鼠患等病媒生物防制设备设施”“规范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规范大宗食材采购”“严格校外供餐单位管理”“严查食品安全制度落实“等5项重点任务,深度聚焦靶向整治。印发《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州市教育局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强化校园食品安全部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的通知》,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

(三)强化督导检查,推动效能提升。成立6个市级督导组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督导检查,建立新一轮督导检查台帐,发现问题30项。强化行刑衔接和行纪贯通,对发现的违纪线索及时移交纪检机关,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截至目前,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查摆发现问题188个。

抓履责强提升,为校园食品安全筑牢“主阵地”

(一)聚焦责任体系完善。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提级管理,落实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由分管校领导担任食品安全总监,由学校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食品安全员,建立校(园)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三级管理体系。全市803家学校,均细化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各环节、各岗位从业人员责任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形成每日检查记录、每周排查治理报告、每月调度会议纪要。

(二)聚焦硬件设施提升。聚焦发现问题,着眼校园食堂硬件改造这个重点,梳理学校食堂硬件改造提升清单,督促指导学校和校外托管机构利用暑假窗口期,完善“三防”设施、配齐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优化完善食堂后厨布局流程、更新陈旧老化设备设施。

(三)聚焦培训考核到位。针对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薄弱的问题,各县区组织举办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堂承包经营负责人及食堂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规定,开展专题培训和食品抽考,参加抽考促使从业人员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共计1268人次,全面掌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抓治理强闭环,为校园食品安全注入“强动力”

(一)协同联动常态化。落实学校自查、监管部门季度检查、督导检查、飞行检查“四查”制度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协同联动,成立10个县级检查组,对照5大重点内容,29项监督要点,对295家中小学校食堂开展联合交叉全覆盖检查。

(二)风险会商常态化。率先研究出台《关于体系化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实施意见》,建立“风险会商”“风险信息通报”“风险排查”“约谈提醒”等四项机制;召开1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专项协作小组工作会议、3次风险会商会议,通报、协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重点问题,分析评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形势,总结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三)信息通报常态化。充分发挥市食药安委(办)牵头作用,设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专项协作小组,每半年一次召开小组会议,共享学校食堂新建、改扩建,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和大宗食材供应商的企业许可、监督检查、抽检不合格、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沟通协调联合监管新模式。建立“涉校食材供应商联合审核”机制,教育部门定期收集学校食材供应商名单,发至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供应商的监管。今年,共发送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工作情况通报52次,责令限期整改167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起。

抓创新强共治,为校园食品安全增添“新活力”。

(一)“线上与线下”结合,提升监管靶向性。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安装率100%,实行数据互通、视频共享并开展线上巡查工作,从原来的“看”提升为线上的“查”。通过端口可以实时查看学校食堂的加工制作、留样管理、餐具消毒等各个环节画面和数据,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实现了对校园食品安全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切实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抽检+监管+执法”联动,提升监管精准性。制定《关于落实食品安全“抽检+监管+执法”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统筹运用日常监管、综合执法、监督抽检等多种手段,加强信息通报和协同配合,抓实闭环管理。以畜禽肉、水产品、鲜蛋、蔬菜、餐饮具等品种为抽检重点,强化“检管”联动,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抽检,并对抽检不合格批次依法开展产品控制、排查原因、行政处罚、整改复查、通报移送的全流程核查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校园专项抽检1286批次,问题发现率为4.82%,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全部依法开展了核查处置。

(三)“宣传+监督”驱动,提升监管实效性。全面推行“每日师生同餐”“每周家长陪餐”“监管人员随机护餐”制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讲堂”活动,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畅通诉求渠道,设置意见簿,收集师生和家长意见建议。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我同查”“学校食堂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整改落实,推进校园食安共治。今年以来,开展你我同查活动、学校食堂体验日、随机查餐厅等活动302场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