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一家电商平台买了两罐榛子,商品页面描述显示两罐榛子共500克,但收到货称重后发现每罐榛子实际重量只有144克。”近期,多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他们在网购过程中遭遇的缺斤少两问题。从榛子到榴莲,从垃圾袋到螃蟹,甚至是大包装零食,不少商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量或数量缩水。(10月24日《工人日报》)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交易量的激增,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尤以商品缺斤少两问题为甚。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23日,全国有关“网购商品缺斤少两”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8万余条,这一问题正成为消费者网购新痛点,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网络购物环境的公平与诚信。
面对这一乱象,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归咎于个别商家的道德沦丧,更应看到整个电商生态链中监管的缺失和惩戒机制的不完善。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桥梁,电商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交易环境。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平台在商家入驻审核、商品信息监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漏洞。商家之所以敢于在重量上做手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法成本过低。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首先,电商平台必须承担起更大的监管责任,不仅要建立完善的运营规则,更要确保其得到严格执行。针对缺斤少两等违规行为,平台应设立专门的监测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信誉评价体系和惩戒机制,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直至清退出场。
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以及广大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政府应加强对电商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细致的法规和标准,为电商平台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则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支持。而广大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识别虚假宣传,勇于维权。
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企图通过不诚信行为获取短期利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电商平台和商家只有真正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长久发展。对于网购商品缺斤少两这一顽疾,我们必须拿出“斤斤计较”的态度,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共同打造一个公平、诚信、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