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阴阳日期”把戏 不能坏了市场诚信

2024-11-06 15:39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杨玉国

近日,武汉市民肖女士在某超市购买了69.9元的卤菜拼盘,当时拼盘上标注的“分装日期”为当天,并提示在3天之内食用完毕。肖女士回家吃了一半,发现背面贴有隐藏标签,赫然印着长达一年的保质期。如此明显的保质期矛盾让她感到被忽悠。面对投诉,超市工作人员回应:其实鲜食食品都是预制的。这一解释不仅没有平息消费者的怒火,反而引发了更大的质疑。

预包装、预制菜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普遍,这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商家在销售这些产品时,是否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是否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有权知道食品的真实属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购买决策。

然而,从肖女士的遭遇来看,超市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他们不仅没有提供准确、完整的食品信息,反而通过玩“文字游戏”来误导消费者。明明是预包装、预制菜,却在日期标注上故意模糊处理,玩起了“阴阳日期”的把戏。这种行为,违背了商业诚信原则,也让人看到了预制菜在市场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包装存储等环节上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导致预制菜的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障带来隐患。而标签日期的“双标”现象更是将这种安全隐患推向了一个极端。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只能依靠包装上的信息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一旦这些信息被人为篡改或隐瞒,消费者的健康就极有可能受到威胁。

从报道来看,超市“阴阳日期”的做法让消费者产生被忽悠的感觉。“分装日期”提示3天之内食用完毕,无非是利用消费者的固有印象,因为只有鲜制食品,保质期才会这么短。或许可以说,让消费者把预制菜当成鲜食菜来买,本来就是商家想要达到的目的。

引发公共舆情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超市进行限期整改。经此一事,当地该超市包括其他食品零售企业应该汲取教训,不能让预制菜标签乱象坏了市场诚信,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能够放心安心。(陈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