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钱的餐费也要收回扣,‘一毛钱’都不放过。”近日,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的校园餐回扣腐败案引发关注。
据报道,吉林省高尔夫餐饮管理公司为与第七小学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给予回扣的方式对校内人员进行利益输送。该餐饮管理公司与时任校长和后勤主任约定,每餐8块钱的校园餐给两人各一毛钱回扣。后来,校园餐费涨到了每餐12元,回扣也就水涨船高,增加到了每人三毛钱。
一餐几毛钱回扣,听起来似乎很少,但全校几百个学生每餐都扣,日积月累就不是个小数目。在长达9年多的时间里,该餐饮管理公司从学生餐费里克扣了70余万元用于单位行贿,其中一人就收受23万余元。相比于巨贪,几毛钱的回扣危害同样巨大。“鹭鸶腿上劈精肉”,受贿的校方人员不仅吃相难看,更败坏了教育的口碑和形象。
近年来,校园餐配送中的吃回扣现象屡屡被曝光。据日前发布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披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个,处分2.3万人。
学生餐不是唐僧肉,这样的底线和常识何以频频失守?谨以前文披露的回扣腐败案为例,为何持续了9年多都没有被发现?如果不是有群众举报,还不知道何时才会败露。一再发生的学生餐回扣案事件既拷问相关人员的道德良知,更折射出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从招标到具体操作存在诸多环节,只要一关失守,就难以避免有人会从学生的口中“夺食”。
长期以来,学生饮食健康一直深受广大家长及社会关注。有关部门将校园餐中的“微腐败”纳入集中整治重点,并严惩校园里的蝇贪蚁腐,这固然大快人心,但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同样刻不容缓。
惩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吉林省纪委监委综合分析校园餐案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推动该省教育厅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完善校园餐各项制度标准,明确餐食质量、准入、运营、退出、处罚各项标准。如今,涉案小学已经通过家长委员会投票,选出了新的配餐企业,每天的菜单都会发给家长,还借助科技手段,让家长可以通过明厨亮灶公示系统实时监督配餐过程。
阳光所到之处,自然藏不住黑暗。校园餐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底线保障,绝不能成为某些人的生财之道,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一样都不能少。(胡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