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单永才 崔伟伟 记者程家武)为筑牢农村食品消费市场安全防线,固镇县市场监管局以解决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三大问题为核心,全面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高位统筹、靶向监管、闭环执法与多元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专项整治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专项整治现场 图片来源:固镇县市场监管局
行动启动伊始,该局便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整治方案,将全县11个乡镇、228个行政村全部纳入整治覆盖范围,明确以农村食杂店、小作坊、校园周边等为重点整治对象,部署“五大攻坚任务”,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形成全县“一盘棋”的整治格局。
为有效控制生产源头,执法人员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重点查处违规标注、未公示许可等问题,同时对外地转办的抽检不合格线索进行逐一核查,通过“查处+指导”的方式助力小作坊经营规范升级。在流通环节监管中,加大对农村商超、食杂店等场所的巡查频次,督促建立完善供货商台账,先后组织开展5次现场培训,提升经营者合规意识。对24户抽检不合格经营户进行约谈,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整改落实。针对网络销售渠道,加强线上监测力度,对发现的1条违规经营线索及时立案处罚。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检查经营户1038家次,排查出62条风险隐患并全部责令整改,完成食品抽检317批次,对8批次不合格产品启动调查程序,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
为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该局还建立了“线索排查-立案查处-行刑衔接”全流程闭环执法机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专项行动期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7件,其中食品安全案件24起,目前已办结15件,累计收缴假冒伪劣食品42.3Kg。
为强化宣传引导,该局在县政府网站发布假冒伪劣食品消费提示,并组织食品安全协管员深入行政村居,向农村群众发放“守护咱村舌尖上的安全”宣传单,普及假冒伪劣食品辨别知识与消费维权渠道,累计覆盖群众2600余人次。向食品经营者发放“农村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宣传单1000份,着力提升经营户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公布了12315、12345投诉举报热线,鼓励群众与“谷阳食安哨兵”积极举报食品违法线索,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形成“社会监督+执法监管”的良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