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徐礼忠 记者程家武)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有效防范肉制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安徽省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在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闭环管理为抓手,严把产品出厂检验质量关,筑牢肉制品安全防线。
一是发挥党员作用,提升整治效果。组建“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党员突击队,开展“党旗飘在整治一线”行动,深入肉制品生产车间,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原料溯源、添加剂使用、出厂检验制度落实等环节。建立肉制品企业“红黑榜”制度,对工作规范、产品质量稳定,连续3次抽检合格的企业列入“红榜”,在政策扶持、荣誉评选、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生产不规范、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列入“黑榜”,公开曝光其违规行为,并约谈企业负责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截至目前,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主体2833家,发现问题665个,行政执法立案18起。
二是实行清单指导,加大培训力度。在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中,结合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特点和过往抽检不合格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动态制定个性化检验项目清单,对肉制品企业增加了亚硝酸盐和挥发性盐基氮项目,实现“检什么”的精准指导。依托食品安全实训基地,分批次组织企业检验人员开展“实操+理论”培训,针对肉制品企业,重点培训假劣肉制品识别、检验流程操作、检验数据判读等技能,提高检验人员实操能力和水平,为肉制品批批检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怎么检”的明确指导。截至目前,对98家肉制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开展分类分批培训。
三是严格标准排查,确保食品安全。按照肉制品监管工作相关要求,将出厂检验抽象数据,转化为具体化、可执行的排查项目,实现“新手也能查隐患、老手更能查细节”,深入排查检验项目遗漏、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有效保障肉制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可控,严防问题肉制品流向市场。组织企业开展检验数据比对,纵向比对历史检验数据,排查批次间数据异常波动,肉制品企业重点筛查水分、微生物等指标异常波动的批次,深挖异常原因,强化不合格产品溯源管理;横向开展盲样检测,校准企业检验结果偏差,推动企业检验结果准确率提升,确保肉制品安全。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治。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深挖细查案件线索,严厉打击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公安部门发布关于公开征集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线索的公告。同时加强联合执法、强化行刑衔接,形成“全民监督、部门联动、刑责追究”的立体打击态势,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普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常识,提高群众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截至目前,发放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告诫书35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