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杨威 记者程家武)作为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笼汤包”,凭借皮薄馅嫩、汤汁鲜美的独特风味,早已成为芜湖市美食文化的重要符号。2023年起,芜湖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政策创新与精准服务,推动这一传统小吃迈入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政策松绑,释放传统美食活力。长期以来,速冻小笼汤包因工艺限制被列入食品小作坊“禁止目录”。芜湖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经多方论证后调整《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目录》,允许合规小作坊生产小笼汤包等非即食速冻面米制品。新规明确要求生产主体须配备速冻库等设备,确保工艺安全,既保留传统风味,又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二是合规指引,手把手护航舌尖安全。政策解禁后,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同步发布《非即食速冻面米制品小作坊合规指引》,以三大创新举措助力小作坊规范化发展:以例释法,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复杂法规,降低合规门槛;全程管控,聚焦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提供标准化操作模板;智慧学习,嵌入二维码知识库,实现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掌上自学”。
三是标准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芜湖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协会、企业制定了《芜湖小笼汤包制作工艺规程》等系列标准,明确了小笼汤包原辅料配比、成品特点,细化了猪皮冻、面皮、汤包馅、包制等工序操作要求。该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填补了芜湖市小笼汤包制作技艺标准上的空白,推进了汤包生产加工规模化和规范化。同时芜湖市市场监管局还为汤包产业提供定制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免费指导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努力打造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市场欢迎的芜湖特色品牌,先后涌现出了“和府”“淳良面品”等品牌,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四是产业升级,从“街头味道”到“乡愁经济”。芜湖市市场监管局联动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协会开展技术帮扶,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工业融合,通过速冻技术突破地域限制,让“乡滋乡味”走上全国餐桌。新政实施以来,芜湖市速冻汤包产业迎来蓬勃发展,全市共有6家小作坊取得登记许可,产值达1000余万元。
和府卤制坊负责人倪皎表示:“过去只能在饭店里现做现卖,现在通过速冻技术,我们的汤包可以进门店、进商超、进网店,大大拓宽了销路。目前,我们已经开了4家分店,与城市名人等数家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预计年销售额可达400余万元。”
下一步,芜湖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模式,引导小作坊向“小而美、名特优”转型,让每一颗汤包都承载“芜湖味道”的品质承诺,为打造长三角美食地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