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季道明 记者程家武)2025年,含山县市场监管局以“食安名坊”培育申报为契机,坚持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本地特色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食安新动能。
一、主动把关,严筛培育对象
县局深入摸排全县食品小作坊现状,综合考虑生产基础、品牌潜力及业主意愿,严格对照省级申报条件——要求连续经营3年以上、近两年无抽检不合格及行政处罚记录、具备传统特色与地域知名度,选定三家优质作坊纳入培育库,确保“好中选优”。
二、主动指导,“一坊一策”精准帮扶
推行“证前指导+全程跟踪”服务模式:
硬件升级:工作人员驻点指导功能分区优化、设备配置及卫生管控,破解小作坊“布局不合理、整改反复”难题;
管理提质:帮助建立原料采购台账、生产过程记录及留样制度,补全食品安全管理链条;
对标整改:逐项解读《安徽省“食安名坊”评分表》,针对生产条件、工艺优化等短板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
三、主动服务,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建立“培育-监管-共治”闭环:
动态管理:实施“一户一档”跟踪,结合“检查-整改-复查”机制压实主体责任^5;
能力赋能: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发放《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资料,覆盖100余人次;
目前,培育对象均完成生产环境和管理体系升级,申报材料已提交市级初审。下一步,含山县局将持续以“食安名坊”为标杆,辐射带动全县小作坊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守护“舌尖上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