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近日,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传捷报,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1600亿斤,比去年增加42.7亿斤,喜获“二十一连丰”,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杕介绍,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牢牢把握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战略定位,制定了全省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方案、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和“五良”政策清单,压实落靠各地粮食生产责任。深入落实产粮大县奖补、生产者补贴、绿色高产高效、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同时严格粮食生产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进一步调动基层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上下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和良制深度融合,促进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种、精细化田管、高效率秋收和全过程防灾减灾,保障粮食生产突破1600 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良田方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1亿亩,全国规模最大;在良种方面,筛选推荐适合全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的主要作物主导品种135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在良法方面,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大垄密植栽培技术5100余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21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600多万亩和160多万亩。同时,适时开展“一喷多促”作业1.06亿亩;在良机方面,出台优机优补政策,加快推进老旧农机更新换代,今年全省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高性能播种机等先进农机具超1.4万台(套),进一步提升了作业质量;在良制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全省农村集体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1亿亩。充分发挥北大荒农垦集团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垦地合作,通过农垦带动地方,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在全过程防灾减灾方面,提前制定预案,细化关键措施,充分发挥全省1万个病虫监测点和村级植保员作用,开展重大病虫疫情统防统治,特别是推广大豆种子包衣面积6500万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王杕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将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力打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努力让“中国饭碗”装更多龙江优质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