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为深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守护乡村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桦川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迅速响应,积极开展乡村集市规范化治理行动。
深入调研,夯实治理根基。县食安办深入集市一线,开展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集市规范化治理的可行方案。在与集市管理方交流时,食安办工作人员认真倾听管理方分享的日常管理经验,积极征求管理方对进一步优化管理的建议,为后续制定精准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坚实依据。
检查现场 图片来源:桦川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严格检查,筑牢安全防线。对集市中的食品摊贩,县食安办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结合农村大集食品经营检查要点,对是否到所在乡镇进行登记备案、从事直接入口的食品的工作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是否销售过期、三无食品等事项进行检查。
加强宣传,提升安全意识。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引导经营者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自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经营者严格按规定存放食品,禁止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及来历不明的食品,并定期清理过期变质食品,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下一步,桦川县食安办将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和检查情况,持续发力,制定更为完善的乡村集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方、摊贩及监管部门的职责,切实保障乡村集市食品安全长治久安,让集市管理有章可循,让乡村百姓能够放心购物、安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