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宇航)近年来,绥化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依托“寒地黑土”资源禀赋,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构建覆盖农产品全链条标准体系,打造从农田到餐桌“安全闭环”,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8%以上,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板。
构建全链条标准体系,夯实质量安全根基。绥化市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序推进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主线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生产标准,从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各个环节,确保粮食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粮食产能提升与质量品质提高。近5年来,绥化市先后制修订了《水稻联合育种技术规程》《寒地水稻田间病害等级智能识别指南》《寒地黑土杂粮米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等50多项农业全产业链标准,涵盖育种、栽培管理、收获、产品加工等各环节。2024年,黑龙江甜草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基地,为绥化市农业标准化建设树立标杆,也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智慧监管网络,织密质量安全防线。绥化市依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积极构建“数据驱动、闭环管控”的智慧监管体系,推动质量安全治理从碎片化管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变。全面推进全域监管“一张网”,全市1558名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监管无盲区。打造全程追溯“一条链”,积极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广“电子合格证+追溯码”模式,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网站查询等多渠道就可获取农产品从种植养殖源头到终端销售全链条信息。绘制动态评估“一幅图”,在生产主体监管实现全覆盖、信用等级实行动态评分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农产品、重点生产主体精准定位,将高风险生产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和监测必检单位。2023年,庆安县“开展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开展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开展主要农产品质量追溯、建立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基层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
强化宣传培训赋能,激活标准引领动能。绥化市构建“线上精准授课+线下实操指导”双轮驱动培训体系,将标准宣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场景。从2025年年初开始,开展线上专题聚焦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解析、线下实训强化标准效果跟踪评价等培训行动,推动标准从“纸面”落到地面。针对春耕生产时节人员分散、时间紧张的特点,打破传统集中培训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绥化农事e点通”、小程序“绥农云学堂”等载体搭建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基层检测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资门店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收购商等6类重点人群开展基层农兽药残留限量规定培训,支持随时登录、反复观看,确保参训对象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000人次。通过“线上培训+线下实践”联动,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用药意识,提升了基层监管人员技术能力,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