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春风送暖时节,五大连池建设乡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以来,建设乡以艾草种植为特色产业突破口,通过"订单农业+庭院经济"模式,在全乡范围大力推广艾草种植技术,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艾草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易种、易管、产量高、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艾草全草可入药,通过深加工可制成艾贴、艾茶、艾灸、艾条、艾绒等多种产品,在医疗保健、养生领域拥有广阔市场和高经济价值。建设乡正是看中了艾草的这些独特优势,将其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为保障农户收益,建设乡创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与3家主营艾条、艾绒生产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艾草附加值,更有效锁定了市场,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目前,全乡8个村已累计种植艾草120亩,并在各村设立样板田进行示范推广,以直观效果增强农户信心。自5月20日启动种植以来,各项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预计6月15日前可全部完成。
庭院经济也是建设乡艾草种植的一大亮点。在建设乡富强村,百姓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空间,积极引进艾草种植项目。据村党支部书记陈涛介绍,每亩艾草预计可增加收入3000元,这种将庭院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做法,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为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建设乡将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持续加大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努力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的稳定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