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王志辉)近年来,肇源县全面推进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肇源大米”等25个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多个品牌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目前,肇源水稻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2023年5月份,肇源县农业农村部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签订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建设暨科技包县合作协议,立足肇源县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产业现状,全面构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展示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编制发布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为助力肇源大米品牌价值再提升,受肇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委托,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对肇源大米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方面,共9项具体标准体系重新进行制修完善,尤其是对肇源大米进行产品质量分级。9月22日,肇源县举行“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发布会,面向社会进行公布,促进“肇源大米”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拓展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擦亮肇源绿色健康大米品牌。
成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为着力构建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解决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肇源县成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依托中国农科院的技术优势和平台资源,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应用、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技术研究应用及农业产业品牌化打造等。同时,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联盟批准在肇源县设立“寒地农业研究中心”,由肇源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具体管理和运行,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中心将重点立足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下一步将努力打造“肇源冷水鱼”、“肇源白鹅”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着力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肇源县成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图片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建设肇源大米标准示范基地。以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正式启动运行为契机,肇源县与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合作,在鲶鱼沟共同打造2万亩肇源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地,并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基地。基地建立专业的大米生产质量检测体系,规定用于不同等级产品的指标要求,对产品质量、包装等严格操作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