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静慧)2025年一季度,吉林省农林牧渔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增加值165.1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7.7亿元,同比增长4.6%,为全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9.9%、4.4%和6.3%。畜牧业产值达302.4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2.3%,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8.8%、9.5%和1.4%,肉蛋奶产量同比增幅均超全国平均水平。生态渔业倍增计划成效初显,渔业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6.3%。
全省备春耕进展顺利,种子、化肥、农药已基本到户,农机检修全面完成,部分早田进入春播阶段。吉林省出台《2025年粮食增产工作施工图》《吉林省2025年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方案》,明确增产目标和任务;实施备春耕生产“一周双调度”机制,动态掌握农资供需;发布粮油主导品种90个、主推技术43项,开展冬春科技培训196.4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9.21万份;优化玉米、大豆补贴机制,稳定农民种植预期。
渔业倍增计划扎实推进,通过制定13项重点任务方案、争取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1个、预申报省级项目160个,推动产业升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苏打盐碱地渔业生态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白山市试产三倍体虹鳟鱼卵40万粒。
畜牧业支撑作用显著,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印发《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25年8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量实施方案》,一季度屠宰量达14.55万头,同比增长51.56%。梅花鹿产业实施《百万只梅花鹿饲养量实施方案》,饲养量达79.6万只,增长2.8%。生猪稳产保供强化能繁母猪监测预警,发布信息13期,培训养殖户3532人次。
一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6元,同比增长5.9%,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全国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9位。当前,吉林省以春耕生产为抓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落实稳产保供政策,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