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白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 王乃洲)在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实践中,白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分局聚焦辖区22家校园餐食品安全工作实际,以机制创新、共治共享为核心,以监管提效为目的,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校园餐安全监管体系,在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体系落实监管中持续发力。
创新驱动,构建智慧化监管新范式。经开分局推行“色标+清单”双轨管理。针对校园食堂交叉污染风险,创新实施色标管理制度,以红、黄、蓝、绿、白五色精准划分生肉、蔬菜等食材加工工具及区域,142块可视化提示牌实现辖区校园食堂全覆盖;同步制定校园餐全链条44项严禁事项清单,从食材采购到加工配送形成“负面行为清单”,组织600余名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并签订责任承诺书,推动食品安全要求入脑、入行,使工作人员“一看便知”、“一看即懂”。打造“图解+台账”数字闭环。将总局“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要求转化为流程图,配套使用彩色图片整改台账,通过“现场拍照 - 即时整改 - 对比留痕”的精准化管理,实现了隐患问题的可视化台账动态更新,各项隐患问题全流程可追溯。在校园食堂设置150块维权提示牌,除公开12315热线外,创新公布本单位食品安全员与监管人员联系方式,构建“线上反馈+线下沟通”“专线受理+专人对接”的双通道机制。实现师生诉求1小时响应、2小时办结。
多维发力,实现监管效能全面跃升。经开分局通过创新监管模式与高标准检查,辖区校园餐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标准化操作流程使工具混用现象减少85%,交叉污染风险降低72%;44项严禁清单实施后,食材采购合规率、添加剂使用规范率均达100%;可视化整改台账推动问题整改效率提升60%,形成“发现问题 - 精准整改 - 长效防范”的良性循环。全覆盖监督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2人次,检查点位190余处,整改食材储存、餐具消毒等隐患问题12项,“一校一档一信息”跟踪机制确保问题整改率100%。双线维权渠道搭建后,师生家长对校园餐满意度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投诉处理“零拖延”、责任落实“零盲区”。
深化治理,谋划食安监管新蓝图。实施“强基提能”工程。计划开展“法规解读+实操演练+案例剖析”三位一体专题培训,重点提升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打造专业化校园餐管理队伍。试点4D管理模式。制定《校园食堂4D管理试点方案》,选取1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的4位一体精细化管理,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校园餐饮管理经验。完善协同共治格局。深化与教育、卫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处置等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校园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局面,持续巩固校园餐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