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

2020-06-15 10:5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邬欣彤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志辉 延明泽) 记者从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获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市场监管部门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 作部署,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方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控制风险为目标,突出重点,排查隐患,追根溯源,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突出重点,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

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对象,全面开展排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生鲜、冷冻猪肉、牛肉、羊肉、鸡 鸭肉等畜禽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为重点品种,以各类经营生 鲜、冷冻肉品及水产品的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含附设冷库)、专业冷冻冷藏库房、超市、便利店、食杂店以及肉类和水产品使 用量大的餐饮服务单位等经营者为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 检查,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强化监督检查,着力化解风险隐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监督检 查,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对入场食品 经营者履行管理义务,查验并留存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并核对入市畜禽类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标识内容与实际数量、来源等情况,无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 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一律不得入场销售。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等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食品销售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记录相关要求,采购食品依法索要相关凭证,不采购、贮存、销售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特别是进口产品要索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对辖区内已复工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 全面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养老机构食堂要开展全覆盖检查。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全面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原材料进货、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重点对餐饮服务单位海鲜、猪牛羊肉的进货查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来源可追溯,坚决禁止在餐饮环节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的肉类、水产品以及其他食品原料。督促酒吧、夜店、网络订餐平台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检查取得实效。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从业人员佩戴的智能体温计要做到应注尽注、应戴尽戴、应用尽用。

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组织力量对辖区内重点业态、高风险食品有针对性地组织抽检,针对监督抽检、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发现的经营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等食品以及利用疫情违法宣传食品功效等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的意见》(国市监法〔2020〕27 号)要求, 从重从快进行查处,要严格落实“处罚到人”的要求。对发现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开展溯源调查。符合移送公安机关条件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结合食品各环节特点,深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属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根据疫情发展需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 落实对市场的消毒、通风、清洁等防控措施,对进场车辆进行 全面消毒,对工作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保证市场清洁、通风,市场消毒完毕应在明显位置做好已消毒的标识,并对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提醒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督促市场内商户对设 备和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在处理动物和生鲜动物产品时,穿好工作服、戴手套和做好面部防护,落实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 管部门提出的各项防控措施。

监督执法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上报工作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省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应急值班、重大事项报告和领导带班等制度,依法科学应对突发事件,并及时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要继续按照 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本级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