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秋月 延明泽)为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果,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四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7月底牵头成立进口海鲜、肉品冷链食品风险排查专班,开展常态化排查检查,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压实了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提升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意识,真正做到了将风险化解于事前,将隐患消解于未然。
源头管理,做到底数“清”
第一时间启动对相关经营者和市场主体的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对8户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和79个冷库(其中食品加工企业自建冷库34个,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自建冷库2个,大型超市自建冷库12个,餐饮企业自建冷库6个,第三方冷库8个,储备商品冷库17个)的经营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进行登记造册,纳入疫情防控重点单位进行管理和监测,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真正实现了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常态排查,突出监管“严”
将冷链食品排查管控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制定《积极应对秋冬季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冷链食品质量安全七项措施》并组织实施,全面加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日常监管排查,督促企业按要求落实查验核酸检测报告义务,确保市场供应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707人次,排查各类农贸(农批)市场、商场、超市、海鲜经营店(摊位)9817户次,冷库636个次,餐饮店7973个次,下架封存各类冷冻冷藏食品34.04吨,突出了疫情防控“严”的主基调。
排查现场
配合监测,实现隐患“消”
在确保冷链食品质量安全,督促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的同时,四平市市场监管局还积极配合卫健和疾控部门对重点人员、食品和外环境等可能存在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累计向疾控部门提供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信息476条、从业人员1131人,与采样工作人员共同完成5977份核酸检测样品的采集(包括食品样品2258个、环境样品1618个、从业人员2101人),确保了风险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