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九江武宁:端午“粽”情守护 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2025-05-30 10:5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坤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延龙 记者张坤)端午佳节将至,粽香四溢,武宁县以“守护舌尖安全”为使命,在传统节日氛围中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通过强化源头管控、风险监测、信用监管和宣传引导,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屏障,确保节日期间农产品供应安全无忧。

源头严控,网格化监管织密安全网。武宁县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全县18个乡镇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及散户开展拉网式排查。监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检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记录,督促生产主体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制度。针对端午节期间消费量大的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及水产品,建立“一品一策”监管台账,对种植养殖环境、用药记录进行动态跟踪,确保源头可控。

a0b0eb3dc50b70f5a75d27a7c4e3e46.jpg

科技赋能,风险监测精准覆盖。结合节日消费热点,武宁县加大抽检力度,运用量子点微球免疫层析定量快速检测技术等先进手段,对“七条鱼”(黄鳝、泥鳅、牛蛙等)、豇豆、芹菜等10个药残问题突出品种实施“批批速测”。截至目前,已开展农产品速测380批次,定量检测40批次,监督抽检21批次,覆盖蔬菜、水果、畜禽肉及水产品等,合格率达99.7%。同时,通过“巡检宝”小程序实现抽样信息实时上传,构建起“大数据+网格化”的智慧监管网络。

2c40f3a03027d78c63232b142ecb6f2.jpg

信用分级,差异化监管压实责任。深入推进农安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重点品种和特色品种生产者开展动态信用评价。根据风险等级,对高风险主体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对低风险主体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目前,全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3万余张,实现“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双码合一,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生产主体信息、检测结果及农事记录,让安全可追溯、可感知。

37e9bd4b220037acdf68f6446a92f0e.jpg

宣传引导,共治共享营造安全氛围。武宁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送《禁限用农药名录》《科学用药指南》等内容;线下组织监管人员深入村组、农贸市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举办专题培训4场次,覆盖生产主体及消费者超1000人次。同时,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鼓励群众参与社会共治,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监管”的良好氛围。

长效机制,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武宁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端午专项行动是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下一步,武宁县将结合“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培育“庐山西海鳙鱼”“武宁蜂蜜”“武宁宁红茶”等名特优新品牌,以安全保供给、以质量促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端午佳节,武宁县以“零容忍”的态度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农产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