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口县武山镇武前村的万亩油料基地里,种粮大户王张明正驾驶耕田机翻整田地,妻子王青梅则熟练操作插秧机在田间穿梭。这对扎根土地数十年的夫妇,用科技赋能解锁农业“丰收密码”。
机械化让“种田”变“智田”。“人工插秧一天最多一亩,现在机器一天能插四五十亩。”王青梅说,她开耕田机、插秧机已经10年了,已从传统农民转型为“农机达人”,耕田机、插秧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将种植规模从数十亩扩展至1000余亩。机械化不仅让效率飙升,更让田间管理精细化:精准播种、科学施肥、无人机植保等技术贯穿水稻种植全过程。
绿色科技守护“舌尖安全”。在稻田旁,一盏盏形似路灯的装置引人注目。“这是诱虫灯,用物理方式灭虫,农药污染少了。”王青梅介绍,近年来引入诱捕剂、生物防控等绿色技术,打造出“低农残、高品质”生态大米。
从“种稻人”到“产业链主”。“光种粮还不够,还要加工大米,销往各地。”王青梅夫妇延伸产业链,对稻谷进行加工,注册自主品牌,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运营。
在湖口,像王青梅夫妇这样的职业农民还有很多。他们以机械化突破人力瓶颈,用科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更通过产业链延伸激发乡村活力。近年来,湖口县不断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加大农机扶持力度,引导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使用机械作业,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率达76%,实现了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变。目前,全县6万余亩中稻已全面开栽,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