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永修县三角乡稻虾养殖基地生机盎然,田块整齐有序,路网纵横交错,虾塘波光粼粼。虾农们熟练地将小龙虾装进虾筐,运往江西小龙虾交易中心售卖。
从江西虾谷数字平台亮眼的产销数据,到南昌八一广场至永修龙虾街免费公交专线的开通,再到永修龙虾进京开启品鉴盛宴……近年来,作为江西省小龙虾主产区和产业强县,永修县通过“虾稻共作”“深水养殖”“反季节养殖”“人工温室育苗”等多元化模式,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永修龙虾、虾行天下”品牌声名远扬,先后荣获“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等称号,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数字赋能,“永修红”香飘全国餐桌
数字技术在永修小龙虾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5月,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永修小龙虾日均交易量达200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虾价指数”系统,与全国2000余家采购商实时互动,带动虾农亩均增收3000元。
为提升小龙虾产业的效率与品质,该公司总经理周鑫介绍,他们为永修虾农定制“电子身份证”,实现了从水质监测到物流追踪的全程可视化。通过“基地直采+冷链配送”模式,鲜活虾损耗率降至5%以下,虾农享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永修县三角乡虾农袁细员感慨:“过去凌晨就得排队卖虾,现在用手机接单,直接在田头装车就行。”
2024年,集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电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江西省水产品交易市场揭牌运营。该市场借助抖音、拼多多、快手等新媒体矩阵,秉持“互联网+水产”发展理念,每日通过“江西虾谷云仓”销售永修小龙虾、四大家鱼等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交通破壁,搭建虾农与游客连心桥
数字赋能让小龙虾销路更畅,交通举措则拉近了小龙虾产业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南昌至永修虾街免费公交专线的开通,为美食爱好者搭建了直达“龙虾盛宴”的便捷通道,在虾农与游客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公交专线开通后,可以带动虾街客流量。一位公交专线司机介绍:“这条免费公交专线在周末及节假日运营,方便南昌市民来品尝美食。”
产业创新,多元经营激活全域经济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市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永修县清水小龙虾供应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志强认为,小龙虾作为大众喜爱的美食,在餐饮店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需求持续上升。
永修结合抖音精准引流,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小龙虾垂钓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和休闲体验的需求,又推动了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永修小龙虾搭乘互联网快车,通过虾谷物流发往全国500多个城市,能保证6到18小时送达,让永修小龙虾走上全国居民餐桌。
6月1日晚的北京,夏风轻拂,簋街永修龙虾专场座无虚席。蒜香浓郁、甜辣鲜香,各种口味的永修龙虾一上桌便赢得食客一致称赞。
永修虾街老邹家店长吕珍珍表示,开通南昌到永修免费公交专线对商家有利,能吸引更多南昌游客来吃小龙虾。商家会严格把控食材,提供优质服务,让游客吃得新鲜、美味、安心。
文旅添彩,点燃夏日消费新引擎
在数字和交通赋能基础上,文旅赋能为永修小龙虾产业注入新活力。去年第七届小龙虾产业大会在永修举办,吸引超3万人次游客,激发了小龙虾产业发展潜能。
游客在永修吃虾体验丰富,南昌市民章晓薇激动地说:“虾街的‘虾王争霸赛’太震撼了!我尝了9种口味的小龙虾。”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体验,商户们表示:“我们统一推出‘永修虾价透明卡’,让游客吃得放心。”同时,永修虾街与吴城候鸟小镇形成“生态+美食”旅游闭环,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6月12日至14日,江西永修龙虾盛夏消费促进活动将在永修虾街举行,涵盖龙虾厨王与虾王争霸赛等特色活动,届时,市民和游客将通过交流产业智慧、探寻合作机遇、品尝龙虾美食、领略永修风光,感受永修小龙虾产业魅力。
如今,永修县稻虾养殖总面积超30万亩,拥有连片万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6个,千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30余个,永修小龙虾产业已从“单打独斗”走向“数字共生”,从“田间地头”迈向“城市餐桌”,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红色杠杆”,让群众共享产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