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安无小事,健康成长系万家”。近年来,一场关于校园食堂的变革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各地通过硬件升级、管理创新和理念革新,着力打造高标准食堂,不仅守护了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更将营养健康、节约风尚和阳光透明的理念融入日常餐饮服务。
近年来,安福县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推动各学校食堂硬件改造升级、管理服务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可推广的示范食堂,坚决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步入江西省安福中学食堂,一幅现代化、智能化的用餐图景徐徐展开:身着整洁校服的学生们手持智能餐盘有序取餐,功能分区标识鲜明——绿色的蔬果预处理区、蓝色的水产加工区、红色的肉类操作台,各类器具严格遵循“色标管理”规范陈列。这所百年老校创新推行“师生共治”就餐模式,实现师生同菜、同品、同质、同价、同监督,各操作间门前,责任人信息与操作标准清晰公示。通过“网格化定位、责任到岗”的精细管理模式,安福中学食堂真正实现了“流程有规范、环节有监督”。
机制革新,破解管理难题。过去,校园食品安全常因“多头监管、权责不清”陷入治理困境。安福县创新构建“教体主导+市监护航”协同机制,联合出台《校园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学校主体、部门监管、家长参与、社会共治”四方责任。同步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行纪衔接”机制,制定从食材溯源到餐厨废弃物处理的全链条管理细则。通过“日常自查+风险预警+限期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安福中学食堂率先实现食品安全与经费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在专项提升行动中,联合检查组运用“六查法”——查资质、查票据、查环境、查流程、查留样、查反馈,对食堂进行全方位“体检”。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全覆盖。安福县引入“互联网+明厨亮灶”3.0系统,全县校园食堂100%接入智慧监管平台。食堂管理员每日线上巡查,系统视频存储时长延长至7天,关键环节数据实时上传云端。用餐区大屏实时直播加工流程,公示食材供应商资质和检测报告。系统还增设AI智能预警功能,自动识别未规范佩戴口罩、接打电话等风险行为。
家校共治,阳光下的信任。学校构建“三方联动”监督体系:成立由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营养师组成的膳食监督委员会,每月开展“透明厨房日”,家长可随机抽查食材库、留样柜。同步推行“满意度双评”机制——学生评口味、家长评安全,结果实时公示。2024年春季学期测评显示,食堂满意度达98.6%,较改造前提升42个百分点。
人文浸润,从吃饱到育人。在硬件升级之余,安福中学更注重餐饮文化的育人价值。为46名食堂员工提供免费职业培训,食堂增设“食育课堂”,通过“节气膳食展”“药膳文化角”传播传统饮食智慧。取餐区地面嵌入“文明一米线”,墙面展示学生设计的反浪费标语,每日餐厨垃圾减少35%。针对过敏体质学生,食堂建立个性化档案,提供定制餐食;毕业班窗口延长供餐时间,寒冬增设姜汤驿站,点滴细节彰显人文温度。
历经一年改造,安福中学食堂检测合格率连续8个月保持100%,供餐效率提升40%,高峰期排队时长缩短至5分钟内。2024年,学校启动“五星食堂2.0”计划,将引入中央厨房净菜配送、建设屋顶农场实践基地。正如安福县教体局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食堂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安福样板’走出江西,成为全国校园食安改革的鲜活注脚。”(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