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种质资源既是育种创新的基础,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10月29日至31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推介全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布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其中,上海崇明金瓜、兰花茄、嘉定白蚕豆、江芦芦粟入选优异资源,上海崇明金瓜以“创新品种,增强产业优势”特点入选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自2019年起,陆续向社会遴选发布140份普查发现的优异资源。这些种质资源蕴藏优异基因和潜在育种价值,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重大产业发展前景,对推动种业创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崇明金瓜(作物名称美洲南瓜又名“金丝瓜”), 崇明传统名特产。果肉色泽金黄,自然成丝,味、形似海蜇,鲜嫩清香,松脆爽口,风味独特,具有“植物海蜇”“素海蜇”美称,营养丰富,性凉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利湿消渴、健脾润肺功效,是一种食疗兼备的蔬菜。商品性好,产量高,耐储存,抗逆性强,适于后续开发利用。在崇明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兰花茄(茄子,产于松江区,又名“小落苏”),形状与普通茄子无异,颜色略深,最佳食用期个体较小,一般长6厘米,籽少皮薄脆,质地较普通茄子硬,适宜露天种植,结果较多,每亩产量约600公斤。通常适宜制作酱菜,酱小茄紫中带青,油光发亮,甜酸适中,软而不酥,肉质爽口,味道鲜美,中心如咸蛋黄,有油渗出。为优异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具备较大产业化开发价值。
嘉定白蚕豆,产于上海嘉定区,豆瓣肥大,皮白薄嫩,口感香糯,品质绵密,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作为上海地区传统特色农产品,在清光绪年间已有记载。“嘉定白蚕豆”“嘉定白蒜”“嘉定白菇”组成嘉定农业史上声名远播的“嘉定三白”。是著名上海城隍庙五香豆原料的不二之选。鲜蚕豆含有丰富维生素B2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江芦芦粟(又称甜芦粟,高粱),茎青节长,肉质松脆,汁多味甜。芦粟茎秆除直接食用外,亦是生产糖浆、蛋白饲料、生物乙醇的原料。茎秆汁液富含总黄酮等抗炎活性物质,具有医用价值。茎秆榨汁后的残渣可作食用菌栽培基质。种子(高粱)可作主食食用,亦可用于生产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茎叶富含纤维素,是制取纤维素纸浆的优良原料。
崇明江芦芦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