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上海浦东“数字技术+优良品种”助力打造优质地产大米

2024-12-13 15:4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玲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民以食为天”,又是收获季。沪郊大地处处稻谷飘香,收割、烘干、加工、运输……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化米厂,丰收的新米源源不断送上百姓餐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餐桌上“那碗米饭”的期待也从“吃饱”变成“吃好”,更加追求新鲜、风味、品质。上海众多消费者对地产大米情有独钟。

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田间地头,收割机在稻浪中穿梭往返,割稻、粉碎稻秆、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体力劳作,当下则成为以操作机械为主的“技术工种”……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带来蜕变。近年来,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利用与区城运中心共同开发建设的“耕地保护与用途管控应用场景”平台,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督,建立耕地动态监测、智能监管及预警机制。同时,结合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推动智慧农机在“三夏”生产期间大显身手,运用无人驾驶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和植保无人机等多种大型智能化机械联合“作战”,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宣桥镇腰路村打造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系统,对水稻生长状态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深度分析图像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精准判断水稻生长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优化水稻种植各个环节。

image.png

5G智能种地

“每到水稻收获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检验我们育种科研成果的时候。”望着收割机忙碌的场景,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科的水稻育种专家王冬翼感触颇深,“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不仅要追求高产量,还要满足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目前,团队正逐步将育种的重点从单纯高产转向米质改良,并成功培育出一批香软类型的优质水稻新品系,其中,以“浦香软2302”为代表的品种,因其蒸煮出的米饭油润透亮、香气怡人、口感柔滑而备受期待。这些优质稻米一旦通过审定,将应用于生产,不仅能够提高农户收入,还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沪郊大地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型,助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