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拓展“非现场检查”效果明显

2025-01-10 16:1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玲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上海市场监管领域全面实施“检查码”制度以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响应并实践探索。1月8日下午,该局联合消防、应急管理、环保等部门,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跨部门联合检查,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每到春节前,食品生产企业均为各部门检查重点。与往年一样,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常务副厂长何国波也做好了迎接频繁检查的准备,但这次他发现,好像不太一样——哪些部门来、什么时候来、来了查什么,这些企业关心的信息头一回提前发给了负责人。“首先最直观的是,联合检查减少了监管部门到工厂的检查次数,对我们工厂来说,我们在接待检查的人力,包括花的时间上肯定会大幅的减少。”

image.png

联合检查

为精准解决多头查、重复查、随意查“痛点”,上海坚持“刀刃向内”,在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上动真格。2025年起,全市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九个领域全面推广应用“检查码”制度,所有现场行政检查必须凭码进行。

依托闵行区“互联网+”监管平台,申领“检查码”上报检查计划的过程,为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搭建起了数字底座和协调机制,从4个部门来4次,到4个部门一起来,企业感受检查数量大幅减少,但这背后,各个部门的标准和要求一点没有降低,通过整合专业优势和资源力量,还形成了更强大的监管合力。

在光明乳业随后收到的“体检报告”中,有一条非常细微的隐患提醒,建议工厂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点的消防器材配置。闵行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王晟认为,尽可能“进一扇门、查多件事”,不仅让企业能集中精力做好运营,也推动监管更加科学和精准,真正做到“检查不扰企、监管不缺位、服务不打折”。王晟也以实地检查为例,“我们也更有针对性,根据它产品的特性,关注一些关键控制点,比方说乳制品生产,关键控制点就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杀菌的温度、波动等方面,我们就会更加关注。”

image.png

针对性检查

更有探索意义的是,在看得见的现场检查之外,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智慧监管云中心”平台,积极拓展非现场检查,把有的巡检事项从线下转到线上,既避免了资料的多头报送,也推动“无感检查”逐步落地。该局副局长赵卫峰介绍,“比方说食品生产领域,企业的证照不用看了,它的追溯其实我们在平台上就能够查到,还有包括它特种设备的持有状况,包括是否在用和停用,这些基本信息系统里面本身都有,那这些都可以通过线上检查做到位。”这套“互联网+非现场执法”系统,最早在闵行区所有学校食堂铺开,通过在线监控实施执法检查,能随时发现问题,也减少现场打扰,目前开始逐步复制推广到餐饮企业、农村办酒、食品生产等其他有计划的检查领域。赵卫峰特别提到,在非现场检查时,企业是“无感”的,而执法干部往往还需要对问题隐患进行备注,同步抄送企业,从发现问题到督促整改的整个闭环效果来看,这不仅是对监管效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降低了企业合规经营成本。他还拿出这样一组数据,今年1月以来,该局共开展了314次市场监管领域的相关检查,其中有210次是非现场检查,也就是没有去企业,但起到了监管效果。“再从此前更多数据来看,线上检查的问题发现率达到50%以上,几乎是线下检查的问题发现率的两倍。其实检查也好、执法也好,有一些发现的问题,并不是一次检查就能够真的整改到位,还需要反复督促。我们通过无感检查、透明检查,把整改闭环的全过程切切实实地做到位,守住底线、服务企业。” 赵卫峰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