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赵永恒 记者黄官国)食安守护进万家,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2025年3月开始,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宣传形式,强化检查力度,全力守护崇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乡镇检查全覆盖。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原则,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问题。一是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查指导,确保食品生产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二是重点检查辖区集贸市场、食杂店、餐饮店等经营场所,聚焦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酒类、乳制品和调味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重点排查食品生产经营者是否具备有效主体资质、是否使用违法原料、是否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是否冒用他人资质生产食品、是否销售“三无”“山寨”食品。
靶向抽检除隐患。针对群众关心的大米、挂面、巴氏杀菌乳等食品,一是开展“你点我检”监督抽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等,至辖区养老机构、学校、大型商超现场点检,抽检餐饮具、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糕点等;二是结合线下宣传活动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服务,接受市民送检;三是对去年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跟踪抽检。后续将持续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

靶向抽检除隐患
多方联动齐发力。此次排查整治工作不仅依靠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还联合农业农村、公安、城管、市容、消防等部门开展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与电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信息上游拦截网络售假。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村民及时反映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巴士护航食安路。一辆满载食品安全知识的“食光巴士”宣传车,摇身一变成为移动的食品安全宣传站,穿梭在崇明的田间地头、乡镇集市。现场通过案例展板、现场快检演示、普法手册发放、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讲解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农村常见食品安全隐患等内容,让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识假辨劣能力。

巴士护航食安路
截至目前,检查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主体712户次,其中检查集贸市场22户次,开展各类抽检94批次,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问题及风险隐患。
下一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守护农村食品安全底线,让崇明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