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 黄官国)自全国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养老机构食堂一直都是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的重点关注对象。老年人群本就是易感染高危人群,养老机构食堂因供餐需要无法停工停业,集体供餐的形式更是增加了聚集感染的风险。如何既做好疫情防控又确保老年人用餐成为摆在区市场监管局面前的紧迫任务。对此,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放出“四招”,确保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双落实:
第一招:“封闭式”管理阻隔病毒来源。战“疫”打响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养老机构食堂开展了地毯式排摸,掌握各养老机构食堂经营管理现状,自1月20日以来,已累计共出动196人次,对辖区49家养老机构食堂进行了排摸,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防控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统一“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严格管理养老机构内部人员的流通,切实有效阻隔病毒。
第二招:“无接触”配送减少风险。针对食品原料配送,要求食堂落实好对原料送货人员的体温检测和健康检查,原料收货过程中,实行“无接触”交接,由配送人员将原材料放至指定位置后,管理人员先对配送原料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在认真开展验收,有效地减少了原料配送过程中的接触感染风险。
第三招:“规范化”措施保证安全。《上海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食品经营安全操作指南》发布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将《指南》传达至各养老机构食堂,精准指导食堂按照《指南》要求,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范落实好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场所卫生、原料采购、加工操作、供餐用餐、食品配送等7方面的管理措施,保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集体食堂人员密集,用餐存在着聚集感染的风险,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服务好老年人用餐呢?对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各食堂给出指导意见:各单位可灵活调整用餐方法,通过分时段用餐、分区域用餐,或设置屏风等物理隔断方式,合理分散供餐用餐,降低用餐聚集带来的风险。
第四招:高科技助力战“疫”防控升级。疫情防控中,从业人员管理是重中之重。怎么确保对入沪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每日晨检真正落到实处,是监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借助科技手段!”确定好这一思路后,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急召集软件开发人员,研讨系统开发方案,连夜推动框架设计,完善系统内容和功能,短短几天内,赶在复工前,开发出了一套普陀区食品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系统,这一系统目前已通过小程序的形式,在“普陀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线。通过小程序,食堂利用手机扫码即可轻松完成从业人员入沪信息登记,并每日进行两次员工健康打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小程序上线后,得到了食堂管理方的认可,纷纷表示这个程序操作简单,简化了人工登记的繁琐程序,并积极开始投入使用。通过小程序,从业人员的入沪信息及每日健康情况也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可追溯,防疫水平进一步升级。
只有对源头把控、过程防控、规范化操作、高科技助力等有效协同,才能有效保证战“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