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静 袁梦葳 记者程伯全)“无法提供实物到店处理,则无法理赔”,这样的 “霸王条款” 暗藏消费陷阱。近日,西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网络消费专项检查中,发现某蛋糕店微信小程序设置的不合理条款,迅速开展行政指导,为消费者维权扫清障碍。
据执法人员调查了解,消费者线上购买蛋糕时,因蛋糕属于易腐食品,发现质量问题后,往往因距离遥远、时间紧迫或商品已不可保存等原因,难以满足“提供实物到店”的理赔要求。该蛋糕店小程序中的此条款,在消费者因客观原因无法携带实物到店时,直接剥夺了其获得合理理赔的权利,显失公平。
随即,执法人员现场向该店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明确告知蛋糕店相关负责人:“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并就如何修改完善格式条款提出了专业建议,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店负责人在接受指导后,表示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深刻意识到了先前设置的条款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并承诺将立即整改,严格按照执法人员指导意见,合理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条款内容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此次行政指导,通过“柔性干预”以普法代替处罚,既强化了经营者的“契约”精神,降低了违规成本,又提升了监管效率,维护了消费者的“微权益”。接下来,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对网络交易平台格式条款的监管力度,广泛开展排查,加强服务指导,竭力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公平、有序、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