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逐渐从传统的“菜篮子”向更加便捷、多样化的“菜盘子”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消费模式的升级,也催生了预制菜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延伸,其标准化、便捷性和创新性,赋予了乡村振兴新的动力。该产业不仅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各地纷纷推出预制菜行动规划,以支持本地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发展预制菜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便成为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预制菜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
发展预制菜产业,既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又能成功吸引外部资本和技术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通过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既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带来新的机遇。
(一)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预制菜产业链从田间地头一直延伸到餐桌,其中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这个产业链很长,需要很多人来参与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但其他产业不多的农村地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帮助解决当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或就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参与预制菜的生产和加工,农民不仅能赚到工资,还可以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分享整个产业链带来的额外收益,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什么作物,选择那些更受欢迎且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进行种植,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好办法。
(二)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强调了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性,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农村地区能够将原材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这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还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民们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吸引投资与技术支持,增强地方品牌效应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开始关注农村市场,这不仅能带来资金支持,还能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将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的现代化进程。预制菜产业的推广还有助于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通过打造地方特色的预制菜品,让源自乡土的特色食材得以跨越地域界限,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既可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关注,还可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二、预制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预制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保鲜效果,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预制菜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但部分农村地区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资金短缺,品牌建设难度大
虽然预制菜产业能吸引一定的投资,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仍然较为狭窄,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环节,均需大量资金投入,在此情形下,资金问题愈发凸显。从品牌建设角度来看,地方政府与企业虽积极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然而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呈现出激烈态势,众多品牌相互角逐,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困难重重。
(三)人才流失严重,劳动力年龄老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结构失衡。这不仅影响到预制菜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长远的人才缺口。年轻人的大量外流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这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人力资源紧张,进而影响到预制菜产业的生产和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年轻劳动力,许多农村地区的预制菜企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甚至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四)环境污染风险增加,环保压力加大
预制菜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风险。这些污染物若未经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首先,预制菜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次,预制菜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包装材料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然而,这些包装材料往往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发展预制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支持
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一是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地区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加工设施和冷链物流网络。二是提供财政补贴,主要针对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设施和冷链物流网络的企业或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主要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和企业,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四是建立信息平台,即建立一个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的信息平台,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
(二)提升农民技能水平和素质
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政府应在提升农民技能水平和素质上更有作为。首先,有序组织专业的课程培训,针对农民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教学,特别是加强对冷链物流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其次,推动建立农民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促进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和技术交流。最后,建立财政补贴或奖励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培训和学习新技术,这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还能激励他们主动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三)推动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生产标准,鼓励和引导农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此外,扶持农村企业品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企业注册商标并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以此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的品牌创建工作。同时,帮助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品牌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四)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同时,必须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首先,推广绿色生产,政府应提供技术指导和财政补贴,支持农民采用环保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土壤水源污染风险。其次,加强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建立完善系统,对预制菜产业废弃物如农产品残余物、包装材料等进行分类回收和堆肥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比如使用节能的冷链物流设施,减少能耗和碳排放。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消费者认识到选择环保产品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市场向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四川省市场监管发展研究中心 许国祥 秦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