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湖州市打造校园食材“阳光配送” 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2024-08-26 11:5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邬玲) 校园食品配送单位是校园食材供应源头,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湖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规范引领、数字赋能和关键环节”,紧抓暑假“窗口期”扎实开展校园食品配送单位规范提升行动,推进“阳光配送”落实,初步形成“主体责任明晰、全链数字溯源、多维立体监管、阳光规范运作”的校园食材配送新形态,有效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和监管效能,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聚焦规范引领 强化责任落实体系

完善标准“定尺”。修订完善《湖州市校园食品配送单位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将“浙食链”应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办法》等新法规、新内容融入新标准,明确主体责任清单。

检查评估“压责”。将校园食品配送单位全部纳入食品销售风险D级管理,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突出开学季等重要节点,开展“晨检夜查”46次,突击检查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和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体检”2次,列出问题清单。截至目前,督促整改问题233个,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

服务指导“引路”。围绕食品安全做深做细助企服务,市县两级先后组织培训13次,对法律法规、快速检测、舆情应对等进行培训,培训率、抽考率均达100%。设立“行政指导员”,及时解答疑难困惑,指导企业“量身定制”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日、周、月”风险管控机制。

聚焦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管控体系

溯源信息“上链”,贯通“追溯链”。落实《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配送单位“浙食链”数字化追溯应用率100%,对“重点品种”应上尽上,非“重点品种”能上尽上,向学校食堂链上流转,构建从供应商到配送单位再到学校食堂的全程追溯。

快检数据“上网”,筑牢“防火墙”。配送单位迭代升级智能快检设备,通过联网对接,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湖州市食品快检平台”,进行统一归集,统一分析,实现大数据筛查进行线上预警。截至目前,归集快检数据6.2万批次,筛出问题供应商10家。指导配送单位根据快检预警情况加强供应商管理,筑牢食材安全“防火墙”。

智控系统“上云”,织密“防护网”。推动配送单位在仓库、检测室、分拣区等关键点位安装AI抓拍高清摄像头,在冷库和冷链车辆安装温湿度物联感应设备和GPS精准定位装置,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目前44个冷库、106辆冷链车和151个摄像头接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阳光配送”模块。

聚焦关键环节 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瞄准风险立“靶”。将校园配送单位快检能力提升,纳入全市“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推广应用“胶体金”检测方法,确定生姜、豇豆、禽蛋等8个重点品种,对噻虫胺 、恩诺沙星等9项高风险项目实施靶向检测,截至目前,配送单位自主检出不合格41批次,拦截不合格食品1724公斤流入校园。

紧盯责任定“岗”。指导配送单位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制定《食品安全总监岗位职责》和《食品安全员守则》,完善内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每家配备2名以上食品安全员,作业期间必须全时在岗。督促企业制定落实培训考核制度,每年不少于40学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着眼长效建“制”。联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加强进货查验,推行引入家委会监督机制,把好食材入校关。建立信息通报、风险会商和联合检查机制。截至目前,共信息通报5次,联合检查4次。将监督检查、体系检查情况与教育部门日常考核、政府采购有机结合,完善配送单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