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孙元骏 童铃 记者王正心) 自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温岭市试点先行,迅速推进学校配送企业整治工作,聚力打造学校“阳光配送”智慧共治模式,切实维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温岭在台州率先实现校园“浙食链”应用覆盖100%、食材配送阳光化100%、企业主体责任落实100%。
强化配送源头监管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以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为突破口,联合教育局,将“浙食链”应用纳入学校食品配送招标硬性要求,推动配送企业准确录入食品、农产品的基本信息、生产销售数量、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实时推送至下游单位,实现全市200多家学校食堂、40家校园食品配送单位“浙食链”应用全覆盖、食材源头可溯源。
同时,该局依托校园食品安全智治平台,打造归集食品抽检数据、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检查情况等信息的数据总仓,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依靠系统智能预警、AI抓拍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时反映学校配送企业整体风险状况,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时段管控,为日常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在进货区域、分割场所、选配场所、检测室等关键点位,完成高清摄像头全点位覆盖,实现30天回访功能,将视频数据接入‘校园食品安全智治平台’进行远程画面调用,确保经营操作区‘无盲点’。”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实现40家配送企业全部上线,实现配送全过程阳光化。
加强闭环精准智控
该局积极做好物联智治,以冷冻冷藏食品为重点管控对象,接入冷库和车辆温湿度监控系统,远程监控配送车辆及冷库温湿度,保证食材运输贮存温度符合标准。试点安装车辆GPS定位装置,精准记录冷链配送车运输轨迹,让食品安全渗透到配送环节的“神经末梢”。
为给校园食品安全再加一道“安全锁”,温岭市加强多元检测,防范风险。“在企业自配化验室的基础上,对配送的食材以‘你点我检’、监督抽检等方式进行抽查,汇集社会各界代表力量,加强对校园食材的安全管控。”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灵活运用市食药检测中心“开放实验室”免费送检服务,督促配送企业定期对重点食品快检结果进行校验。
此外,该局联合教育部门制定九大类大宗食品配送管理办法,积极发展“自产自送”式企业成为配送主要力量,逐步淘汰“左手进右手出”的商贩模式。该局以“三支队伍”为导向,要求40家配送单位全部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检测人员,避免因“兼职”出现业务不精、能力不足、责任不清等风险。以“日周月”为抓手,牵好企业主体责任“牛鼻子”。目前全市配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率均达100%。
落实长效管理保障
“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严肃责令其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将严厉惩处,停止配送资格,形成整治威慑力。”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让校园食品安全“行得远”,必须落实好长效管理保障。该局组织17个分局(所)业务骨干,对配送企业进行交叉检查。截至目前,已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停止配送资格1家。
该局在检查、督促企业整改的基础上,全力指导生产经营全规范,采取“提前介入设计、实地现场踏勘、全程对标指导”的方法,对学校配送企业进行建设指导,确保一次通过验收。分批次对中标企业进行优化提升,配备专业的农残检测室,分门别类的冷冻库、冷藏库、冷链车,形成一套完整的校园食品配送体系。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5家。
此外,该局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镇街的考核评价指标、纳入学校督导评价体系,压实责任,系统推进,及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解决一批突出问题,选树一批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信力,有效促进配送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发展规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