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里食安媒体行 | 嘉兴:打造共富共兴的食品安全示范样板

2024-10-09 14:5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连待待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晓莹 记者王正心) 嘉兴,自古以来就有着“鱼米之乡”“浙北粮仓”之称,嘉兴粽子、南湖菱、姑嫂饼等特色传统食品远近闻名,优渥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为其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日前,浙里食安媒体行活动走进嘉兴,记者实地探访了嘉兴在推进传统食品产业革新、校园食安智治、打造“浙里配餐”样板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推进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集成改革

盐官汪菜,是嘉兴海宁的一张美食“金名片”,由本地种植的乌油菜腌制而成,因其质地脆嫩、色泽鲜亮、香味醇厚广受消费者欢迎。传承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盐官汪菜”制作工艺也被纳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

盐官汪菜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盐官汪菜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盐官汪菜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为推进传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盐官汪菜”特色品牌,今年,嘉兴海宁以民生实事阳光食品作坊建设为契机,将“盐官汪菜”作坊纳入民生实事创建点位,导入“5S”管理体系,打造出一个集汪菜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产业交流培训、产业文创展示为一体的食品小作坊。在盐官汪菜文旅工坊,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将腌制完成的汪菜进行装包。汪菜的外包装上,统一加附了“浙食链”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即可查看该批次产品的批次检测、作坊信息、“阳光作坊”实时监控等信息。在建设阳光食品小作坊的同时,盐官汪菜作坊创新构建起“农户+合作社+小作坊”的全链条发展新模式,形成村委会组织、合作社支撑、小作坊主导的“三位一体”汪菜产业发展体系,汪菜产业已带动村民就业400余户,乌油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

盐官汪菜文旅工坊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此外,盐官镇还打造了盐官汪菜非遗展馆,集中展示汪菜历史和制作技艺,配套开展“汪菜开坛节”品牌活动,进一步打响“盐官汪菜”知名度。据了解,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盐官汪菜”开坛节上,一坛金牌汪菜拍出了11800元的高价。“我们要打造咸菜中的‘劳斯莱斯’,让盐官汪菜成为带动百姓共富的富民产业。”海宁市盐官镇城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叶清说道。

工作人员将腌制完成的汪菜进行装包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汪菜外包装上的浙食链二维码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打造高端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位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在2016年经浙江省发改委批准,成功列入浙江省第二批42家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着力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端食品企业集聚地,目前已汇聚了美国玛氏、雅培、荷美尔、法国莫林调味品、意大利米开朗冰淇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高端食品企业。据统计,2023年该小镇食品生产企业产值达52亿元。

近年来,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依托马家浜遗址文化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构建起“工业+旅游”“产业+研发”的多产融合发展模式。今年年初,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公布“浙里食安”第二批最佳实践培育项目,嘉兴经开区“打造食品小镇 推进马家浜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成功入选“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赛道。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浙江首个长三角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中心已在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试运行。自实训中心试运行以来,已经累计举办肉类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等培训6场,培训人次800多名。

长三角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中心一角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据了解,除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外,浙江依据各地区食品产业特色,还打造了绍兴黄酒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庆元香菇小镇、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形成丽水食用菌、淳安水饮产业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集成改革,引导优势食品产区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

打造“浙里配餐”示范样板

浙江聚龙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嘉兴市规模最大的餐饮配送龙头企业,单餐最大配送量可达20000份,日配送量约14000份。在浙江聚龙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浙里配餐食品安全风险智控”大屏正实时显示着嘉兴市集配企业的食材管控、阳光厨房、月度单量走势、制作管理、监督管理、公众监督等情况。该公司是第一批试用“浙里配餐”平台的餐饮企业,“对我们企业来说,节省了人工,管理更加方便了,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该公司总经理许国勤表示。

浙里配餐食品安全风险智控大屏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近年来,嘉兴市集体用餐配送产业发展迅猛,该市以浙里食安为导向,出台了提升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全市83家集配企业协同发展,打造浙里配餐新模式。一方面,努力夯实硬件基础。加大资金投入,对厂房、设备等硬件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浙里配餐”平台,首推集配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关键控制点(CCP)智控。另一方面,全力助推产业提升。聚焦问题企业和无证配餐,加强监管力度,打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成立嘉兴市团餐食品安全协会,建立平湖钟埭集配区域自治联盟,引导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自律;做好配餐企业开办服务与指导,推动配餐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此外,嘉兴市还发布了《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安全规范》团体标准,由平湖市市场监管局发起的浙江省地方标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膳食加工与配送管理规范》通过省卫健委立项申请,以“标准动作”来规范集体配餐企业操作。

推进校园食材阳光配送

聚焦校园食堂食材安全,浙江中小学食堂100%实施大宗食材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同时,全省推进阳光学校配送民生实事,依托“浙食链”系统,推动食材采购、配送、检验检测等关键信息全量上链、一码集成。目前,已有339家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列入“阳光配送”培育试点目录。

作为全省首批“阳光配送”试点单位,嘉兴市秀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入8500余万元用于高清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物联设备、消毒检测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在全省率先完成设备安装和数据接通,实现“工作过程可管理、隐患风险可预警、责任主体可追溯、影响范围可排查、信息数据可分享”。嘉兴市秀洲区秀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铭介绍道,目前该公司承担秀洲区全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配送,覆盖人数达6.6万余名师生,年均配送食材6500吨。

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称重分拣 图片来源:梁晓莹 摄

今年以来,嘉兴全力开展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食品安全规范提升行动,全市已有22家配送企业打造成为阳光透明、家长放心的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构建起责任清晰、链路完整、安全可控的学校食材配送新形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