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晓莹 记者戴正聪) 10月17日,全球二维码迁移新闻通气会在浙江召开。会议由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协办。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浙江省质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陆立权在会上介绍浙江全球二维码迁移示范区(GM2D)建设有关情况。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管局
自2020年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发起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以来,全球对二维码的探索应用迅速升温。在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有效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市场需求,着力破解二维码应用“多、散、乱、低”等痛点堵点,致力于重塑物品编码治理体系,并在“浙食链”“浙品码”等数字化应用中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5月,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签署三方联合声明,在浙江建设全球首个GM2D示范区。试点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全球原点和原创首创定位,从“规则研究、技术攻关、数字赋能、多方发动”四方面着手,探索形成浙江实践。
致力一码定规则,全力融入制度型开放。全面接轨国际技术规则439项,首创原创相关规则11项、标准10项,包括形成《商品条码 服务关系编码与条码表示》等国家标准3项、全国性团体标准3项、省级地方标准4项。推动《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颁布出台,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并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管理重点品种目录及主体目录(2024年版)》于2024年2月3日起执行。
推动一码强应用,全力加快产业化进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累计申请各类专利35项,其中15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软件著作权已获授权登记;推进二维码及周边产业转型升级,并向工业领域转化,推动1万余家企业完成生产线改造。
做到一码融数据,全力促进信息互联。上线国际性、功能性、集成性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GM2D在线”,打通政府侧、社会侧、企业侧、个人侧数字化应用186个,归集相关数据,推出多个外语版本,记录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171个国家扫码用码数据2.9万条。
实现一码出经验,全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化国际交流推广,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比利时国际物品编码全球论坛上分享浙江经验,GS1主席盛赞“浙江GM2D工作领先全球,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试点以来,荣获2023年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金奖等荣誉,形成较好示范推广效应。
此外,浙江的二维码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在保障亚运食品安全方面,实现“小码大作为”,累计赋码240余万个,扫码99万次,保障2625吨食材,369万人次安全用餐,助力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两个零发生”;在赋能政府采购方面,实现“上码全贯通”,完成36.7万个产品在政府采购平台的全面赋码,一码贯通上云、采购、验货全流程;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实现“有码可追溯”,推出企业“一物一码”全链条应用,推动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周期安全追溯;在提高消费知情权方面,实现“扫码知全貌”,联通生产、品牌、出入境等信息,形成唯一、可信、透明的信息链条,为全球消费者扫码用码提供便捷通道。
浙江坚持以“码”的治理变迁,促进数字规则重塑、供应链产业链升级、国际贸易便利化。截至目前,已超前超额完成联合声明中原定于2025年底达成的第三阶段目标:在推动省内近1.7万家商超实现二维码结算基础上,成功将应用拓展至食品以外领域。目前,已累计为49.4万种产品发放4亿张商品“二代身份证”,涉及经营主体9.1万余户,归集流通、消费扫码用码5.5亿次。下一步,浙江将更大范围开拓“GM2D+市场”,更宽领域树立“GM2D+品牌”,更深层次建立“GM2D+生态”,持续深化GM2D示范区建设,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形势下,为市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断贡献浙江智慧与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