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市闻 记者戴正聪) 知识产权的转化与运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将这些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知识产权金融赋能正是通过将知识产权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为专利的转化与运用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10月29日至30日,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浙江台州站暨知识产权金融赋能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联合指导,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通过介绍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经验,开展政、银、企三方对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邬剑波为活动致辞。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法规司二级巡视员陈雪,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顾文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慧霖出席活动。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沈铭权致欢迎词。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路演对接会 图片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管局
浙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部署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浙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部署,探索专利转化运用“浙江路径”,积极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增效。
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政府将专利转化运用行动纳入今年“8+4”经济政策体系,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牵头开展了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连续两年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举办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
与此同时,完善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载体功能,支持企业探索专利池运营、标准必要专利等前沿模式,健全形成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专利运营服务链和生态圈。
截至目前,全省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415件,参与专利评价企业数1.2万家,均居全国第一,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国务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将“推动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要求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体系。浙江积极谋划和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协同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等相关单位,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专利质押无纸化登记、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等创新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373.19亿元,同比增长63.1%;融资金额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政府引领、金融发力、企业得利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战略的支撑更加有力。
知识产权保险服务签约仪式 图片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管局
发布元宇宙等产业最新专利导航成果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以“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助力专利转化运用”为主题,主会场开展了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政策宣介,三个分会场分别开展了百项专利落地台州系列路演推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路演对接、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模式及工具路演推介等活动,吸引了205家企业高校、78家银行保险机构参会。
会上,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人保财险围绕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主旨演讲,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的专家们带来了元宇宙、人工智能、现代医疗器械等产业最新专利成果,部分成果为首次发布。
据专家介绍,元宇宙是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创新和应用,是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的未来产业。由杭州市萧山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承建单位和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视觉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共同组建的元宇宙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将为加快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和前瞻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知识产权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还介绍到,由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牵头联合浙江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及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完成的人工智能产业规划专利导航项目,立足于全球及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需求,旨在通过专利导航,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项目成果有效支撑了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现规划和决策制定,优化产业链配置和发展路径,促进产业创新与升级,并入选浙江省专利导航典型案例。
在现代医疗器械领域,由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承建的专利导航基地,基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及浙江省产业实际情况,围绕重点细分领域,分析全球、中国产业及专利数据,对技术创新、企业、人才培育引进等提出路径建议,形成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分类体系及产业专利数据库构建、浙江省产业专利导航报告等导航成果。
此外,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推广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湖南大学、之江实验室、宁波大学等不同领域和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的专家、学者们分别就知识产权金融、专利信息价值评估、高校专利转化运用等多元化主题开展案例分享,为企业提供更多实用、有效的指导和支持。16家企业代表与银行保险机构代表签订服务协议,展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服务巨大潜力。
在30日的分会场活动上,多家金融机构分享了各自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特色产品或典型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和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台州管理部四家金融机构代表联合推出了“台创·专利池贷”。该产品通过打造“专利池”,集合浙江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内企业合法拥有、依法可转让的专利,以实现专利的共享和交叉许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台创·专利池贷”依托于“专利池”基础优势,面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内企业提供的专属金融产品,从而打破单个企业专利资源有限的瓶颈,通过共享共建机制放大专利价值,为更多企业提供融资机会,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
4款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工具集中分享
在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模式工具路演推介环节,4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带来了他们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工具。华智众创的“ip7+专利分级管理系统”、北京牡丹电子集团的“专利大数据支撑战略实施”、武汉长江大数据研究院的“知慧桥—专利智能推荐工具”以及北京大为知创的“大为全球专利检索分析系统”等工具的亮相,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选择。这些工具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专利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专利技术的快速应用和产业化。
这场对接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专利成果的展示会,更是科技与金融的深入对话。活动的举办,体现了知识产权、资金作为重要资源要素正加快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创新、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工具,促进专利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未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将加速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作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