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汪婷) 近年来,温岭市聚焦食安民生属性,实施重点主体提升行动,深化准入改革、数字赋能,强化培优行动,推动转型升级,擦亮区域特色品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万余家,占比台州20%。其中,大型商超21家;规上生产加工企业22家,数量居台州首位;限上餐饮纳统企业131家,1-9月GDP增速居台州第一。
深化准入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设“入市第一课”,实施低风险食品经营许可“互联网+核查”模式,总体获证时限缩减80%以上;“餐馆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联办实现申请材料压减50%,审批时间压缩31.25%。依托“双随机”和“互联网+”监管模式,完善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低风险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检查频次,实施远程视频“互联网核查”,做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能。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广生产管控、质量管控等场景。用好“浙食链”“阳光作坊”“阳光工厂”等智慧监管系统,推广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实行AI自动抓拍,实现关键环节风险智能感知和预警,问题整改落实率100%。深化完善蛙喔总部食品安全驾驶舱建设,指导古茗完善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智慧管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目前,蛙喔和古茗旗下门店“阳光厨房”建成率100%;蛙喔总部建成食品安全驾驶舱。
找准共富跑道,培育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农博会”、第六届美食节等活动,深入挖掘城南高橙、松门鱼鲞、石桥头绿豆面、坞根红糖等特色食品产业潜力,探索“美食+旅游”“美食+文化”“美食+品牌”融合发展,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共建成阳光小作坊83家、文特小作坊16家。借力“曙光首照地、东海好望角”地标IP,深化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发挥“温岭葡萄”展示中心作用,深挖温岭青蛤、温岭青蟹等资源优势,撬动地标品牌经济效能,“温岭葡萄”“温岭高橙”相继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塘镇成功创建海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食责保险托底,提升产业层次。在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农贸市场等重点主体公益性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商业险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民宿新利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食责险全覆盖。创新“异”食无忧险快速先行赔付,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双重保障。截至目前,今年累计投保食责险193单,保费55.63万元,保额12.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