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冯文亮)紫禁以东,金水桥旁,位于东城区东南部的龙潭街道仿佛是繁华都市中的一条时光隧道,通往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这里有一幢幢老式的居民楼和那些经营了几十年的市场和店铺,有每年的龙潭庙会,其中以龙潭早市和龙潭公园为首,每一家店铺都承载着龙潭街道的历史和记忆。
龙潭所干部紧紧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工作主线,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核心理念,聚焦“四好”监管效能,夜以继日的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用心守护这一方烟火。
一、党建引领激活力,做好助企护航的帮扶员
龙潭街道所突出抓好党支部带头人,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过硬作风,让龙潭党支部成为一座堡垒,每位同志成为一面旗帜。在党日活动中,组织开展政策宣讲系列讲座、邀请相关部门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讲述最新政策、培训专业知识、全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发展。创建“铸魂锻铁军 砥砺谱芳华”特色党建文化品牌,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责任在肩、斗志昂扬”,建设一支准军事化管理的市场监管队伍,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履职尽责勇担当 做好市场安全的护航员
龙潭街道所的全体同志践行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原则,做到“心系社会秉公执法,为企业保驾护航”。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监督,规范使用裁量权,推动所内执法案卷、执法人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做到及时公示、全程留痕、严格程序、责任到人,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公信力。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包保干部”等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价格监管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集中力量做细做实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积极为每年一度的“龙潭公园庙会”保驾护航,营造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开拓创新促发展 做好市场监管的先行者
龙潭所鼓励创新,一是大力推行行政许可审批全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聚焦“全程网办 全网通办”目标,深化“一天全办”集成服务及“证照联办”,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便利度。主动推行“主动上门服务,让企业少跑路,让政策多跑路”的服务企业“体检”专项行动,为企业拉紧安全管理的“红线”,划好精准服务的“基线”,树立稳秩提质的“高线”。二是积极配合优化智慧监管方式,结合现有“网络交易监测监管五级贯通系统”“12345 接诉即办统一平台”“综合业务监管系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阳光餐饮APP”等对辖区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定期监测和风险管控,在市场准入领域积极探索线上核查,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市场准入的提质增效。
此外,龙潭所作为“所干部与包保干部一对一结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试点街道所,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做到了参与干部级别最高,人数和协调联动次数最多,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为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环境提供强劲动能。
四、接诉即办解民忧 做人民群众的暖心人
“接诉即办”工作是践行“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基层市场监管人长期与一线经营主体、消费者打交道,我所深刻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信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切实有效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到“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一是不断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加强监管,确保问题解决闭环管理。二是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基层治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找准病灶,靶向施策,确保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切实提高首办双肯率。三是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加强“接诉即办”专项监督,严肃查处弄虚作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未来,龙潭所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做到“胸前有党徽、身后有红旗、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力量”,多思肩上责任之重,多学提升战斗力之招,多干助企利民之事,锻造一支准军事化管理的市场监管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