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周家文)在2025年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期间,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调研,发现部分中小学在“从严把控食材供应商资质,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方面存在不足。为此,精心挑选了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学校打造示范样板,采取五个举措,强化指导,深入推动全区中小学校落实重庆市纪委监委等7部门制定的《重庆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办法》“三同三公开”工作制度。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协助学校制定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文件,明确学校落实该项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相应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为食材供应商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确保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在食堂醒目位置公示“三同三公开”的主要内容,并公布区纪委、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的投诉举报电话;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保障师生及家长的知情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透明、公正的管理氛围。
三是引入社会监督:积极邀请家委会代表、师生共同参与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确保机制执行过程规范、有效。
四是加强供应商培训:组织食材供应商集中学习《学校食堂供应商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合规经营理念,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五是严格食材验收:督促学校严格执行食材采购验收制度,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对不合格食材坚决退货,并做好退货记录,实现食材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障。
通过打造示范样板、开展专项指导等一系列举措,让教职工深度参与学校食堂全过程监督,巩固中小学食堂自主经营成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治理机制,从源头防范化解食品安全,不断提升师生饮食安全和膳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