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龙小燕)为有效遏制农村地区食品乱象,切实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全力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向纵深发展。
一、明确目标,全面排查隐患
该局紧紧围绕农村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对城乡接合部、农村校园周边、农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隐患排查。以消费量较大的散装食品、肉及肉制品、散装白酒(泡酒)、节令食品等为重点品类,严格检查食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感官性状是否正常、储存条件是否达标,以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
二、精准发力,形成高压震慑
为形成强大的高压震慑态势,巴南区市场监管局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八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包括生产经营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食品、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山寨”食品、“三无”食品等。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行政处罚案件 33 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 1 件(案件正在办理中)。
三、营造氛围,促进多方共治
该局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进农村等活动,有效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利用赶场天、节假日等时机,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张贴、发放宣传册页 3800 余份,帮助群众提高辨假维权能力。同时,针对重点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培训,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消费者与市场监管部门多方共同守护农村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明确思路,持续深化整治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同时,充分运用“执法 + 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健全长效监管制度机制,全面筑牢广大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