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璧瑕)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2025年4月以来,重庆市大足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宣传形式,强化检查力度,全力守护大足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大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检查。大足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原则,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问题,实现乡镇检查全覆盖。一是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查指导,确保食品生产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二是重点检查辖区集贸市场、食杂店等经营场所,聚焦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酒类、乳制品和调味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重点排查食品生产经营者是否具备有效主体资质、是否使用违法原料、是否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是否冒用他人资质生产食品、是否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
针对群众关心的大米、挂面、巴氏杀菌乳等食品,一是开展你点我检监督抽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记者等,至本区养老机构、学校、大型商超现场点检,抽检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糕点等。二是结合线下宣传活动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服务,接受市民送检。三是对去年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跟踪抽检。后续将持续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
此外,大足区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与电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信息上游拦截网络售假。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村民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反映。
截至目前,检查食品生产、销售服务主体2096户次,开展各类抽检1094批次,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问题及风险隐患。
下一步,大足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守护农村食品安全底线,让大足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