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炳秋 彭齐欢)国务院食安委部署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以来,江门市新会区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食药安办的协调作用,将其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最基础、最关键、最重大的改革来抓,有效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见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包保+党建”高位推动“两个责任”
以上率下、高位推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守护食品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行,明确责任,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定期调度,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与包保责任主体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发动党员干部广泛参与B、C、D级包保督导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督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构建共建共治格局。
“包保+建档”建立健全分层分级
高度重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据收集。一是利用广东省智慧食药监管系统,导出辖区内在经营单位名单,由区食药安办统筹,按照同一个规格统一报送。二是充分利用包保干部,对包保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排查,建立“一户一档”,绘编成“食品地图”;指引已注销营业执照的经营户,同时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对经营单位规模进行初步评估,对不符合报送至区食药安办,由区食药安办从新评估划定包保等级。三是利用村(居)干部下乡,排查存在食品经营行为并未取得相关证件的,统一汇总上报至镇食安办,由镇街所统一协调办理证照或者取缔。
“包保+监管”全面提升督导能力
将包保督导作为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发展企业风险隐患的主途径。一是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攻坚行动,落实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落实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食品安全总监职责、食品安全管理员守则,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问题食品下架召回、投诉与举报处理、隐患问题整改等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范管理水平。二是对在包保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发现一个跟踪监管一个,确保整改到位,切实提升监管的保障能力。通过包保督导,督促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提升,加大对小作坊、小餐饮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治理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包保+科普”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借助图文等方式总结和挖掘食品安全“包保”工作亮点和经验,创新丰富科普宣传方式,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各级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全媒体科普宣传矩阵,加强对“包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包保”常态化科普宣传。同时结合包保干部到企业开展包保督导,到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课堂进企业”,广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