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因地制宜 因地施政——东莞创新举措做好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2024-12-17 12:02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黄俊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志生)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东莞市委、市政府对工地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探索工地食堂的建设情况、保障模式、监管方式等,该市于12月6日召开全市工地食堂监管工作现场会。会上,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沙田分局、松山湖分局、南城分局分享了工地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做法,为有效完善工地食品安全保障模式、确保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提供了借鉴。

沙田镇因地制宜制定个性方案,以示范带动整体提升。近年来,伴随产业快速发展,沙田镇大型建设项目倍增。目前,沙田镇共有在建工地食堂 11 家,包括国家重点工程狮子洋通道项目6个标段和省、市重大项目启盈跨境电商生态园、维龙数智化研发生产、飞力达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等,工地用餐人数多达2000多人。为进一步提升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沙田分局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狮子洋通道项目T12和T15标段2个工地食堂,优先指导提升,两个食堂改造共投入15万元,打造成“示范食堂”。建成后,沙田分局局联合住建部门在T15标段召开了沙田镇工地食堂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各村(社区)、各工地企业参加了会议。通过标竿的示范引领,带动全镇工地食堂整体提升。同时,分局加强对工地食堂的指导服务,帮助工地食堂规范化建设提升。分局针对各工地食堂现状给予个体化升级改造方案,对11个在建工地食堂实行“一食堂一方案”整改提升,并在升级改造后开展验收,现已全覆盖完成11个在建工地食堂规范化建设,升级改造共投入30余万元。

松山湖园区建设可移动集装箱式规范化工地食堂厨房试点。为解决工地食堂硬件不达标、管理不规范、监管难度大的问题,针对工地食堂具有工期短、标准低、流动快的特点,松山湖市场监管部门与投资促进部门在园区工地开展可移动集装箱式规范化厨房试点建设。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该局始终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必须具备设备设施的高度集成特性。二是必须具备对不同工地的普适性。三是必须具备对用餐者的吸引力。四是必须具备可持续维护特性。经过多方沟通,与一家具备集装箱厨房改造经验的餐饮厨具公司合作进行集装箱厨房设计,经多次修改完善,设计出了高度集成齐全食品加工设备设施的集装箱厨房,使其具备可移动及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在快速更迭的工地食堂之间具备规模投放的可能性。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松山湖分局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园区一国有企业项目工地投放试点,并逐步探索后续正式推广模式(如企业自主建设补贴制度),以建立解决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难题的长效机制。

南城街道设置国际商务区建筑工地周边摊贩疏导区。随着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的建设,周边工地越来越多,周边工地工人群众用餐需求较大,大量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不仅影响周边交通及市容环境,食品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为满足南城国际商务区建筑工地周边群众用餐需求,保障用餐安全,同时规范流动摊贩乱摆卖问题,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南城分局联合城管分局、工地办等部门召开流动摊贩座谈会及相关会议,广泛听取广大摊贩的意见建议,由街道办事处出资对位于南城国际商务区亨信路和中心公园南路交汇处的荒草地进行开挖平整硬化,改造为工地摊贩疏导区。疏导区划分了17个摆卖摊档,通过公平抽签的形式无偿提供给摊贩摆卖,使工地上的流动摊贩得到了合理安置,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提高了广大消费者满意度,把百姓的“报怨声”变成“点赞声”,使南城街道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