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3·15特别提醒】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首饰消费安全指引

2025-03-14 16:3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庄杏蕾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闵广强 王晋才)3·15来临之际,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首饰消费安全指引,全流程护航消费者的购物之旅。

一、渠道选择必谨慎

1.线下渠道。消费者在购买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时,优选选择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等正规渠道购买,避免在车站码头、景区周边或流动摊点购买。谨防“有奖销售”“限时折扣”等营销套路,此类场所售卖的饰品可能存在以次充好、人工处理品冒充天然产品等风险。

2.线上渠道。网购时选择官方旗舰店或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勿轻信直播间、微商等渠道展示的过度美化图片。警惕“低价捡漏”陷阱(如市场价万元的翡翠标价千元),此类商品多为玻璃、塑料仿制品或合成材料。

二、标签辨识需细心

珠宝玉石贵金属产品的标识包括标签和印记。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首先要选择有标识的产品进行购买。标识内容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以及镶嵌首饰主石的质量。其次要注意标识的一致,包括印记与标签的内容要一致、标签与证书的内容要一致。选择贵金属产品时要特别关注纯度和质量。以消费者常购买的金产品为例,市面上金产品常见的纯度有足金(金含量大于等于99%)、22K金(金含量大于等于91.6%)、18K金(金含量大于等于75%),金含量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再就是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在现场进行复秤,并与标签重量进行比对,以防货签不符造成经济损失。

三、当面查验是根本

选购珠宝玉石饰品时,应仔细检查外观,查看表面有无划痕或破损,镶嵌饰品还需检查镶嵌牢固度等。选购贵金属饰品时,应注意纯度,一般纯度越高,产品单价也越高。如果消费者购入的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纯度低于标准要求,消费者可能蒙受经济损失。选购钻石、宝石等饰品时,应仔细查验钻石、宝石印记是否与自己所购钻石、宝石质量一致。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标签应正确标明贵金属材料中文名称,印记应正确标明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以及镶嵌首饰的钻石、天然宝石、合成宝石的名称、质量等重要信息。

四、证书真假要查验

珠宝鉴定证书是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珠宝质量的重要信息。如选购的饰品附带有鉴定证书,请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或登录全国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报告查询平台及证书上标明机构的网站核对证书的真实性,核对出具证书的机构是否有检验检测资质,查验证书与实物是否一致。

五、维权意识要强化

购买珠宝玉石贵金属产品后,消费者应索要票据,票据上信息要全,除要标明价格外还要表明产品名称、规格、品牌等信息,消费者离店后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再就是购买珠宝玉石产品时要必须索要鉴定证书,如无证书或对证书真假有所怀疑要及时到正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若出现产品质量争议时,应到权威部门或有检验检测资质机构进行鉴定。如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报告真假可溯源

(一)关于珠宝贵金属饰品标签上注明、网站(网店)展示的检验报告查询流程

针对消费门店、网站(网店)提供的检验检测报告真实性及公信力一直是困惑社会大众和消费者,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检验检测报告查询途径的了解及熟练运用。

下面就网上查询步骤做一说明:

1.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www.cnca.gov.cn/)

1741941052892283.jpg

2. 找到上图“频道”中的“互联网+服务”栏目并点击后出现下图

1741941074907173.jpg

3.点“查询服务”中的“检验检测(模型)”就出现下图窗口(查询)

1741941093714762.jpg

4.在查询窗口输入被查询报告编号及检测机构名称即可。

5.实例:

1741941168722477.jpg

(二)针对销售门店、网站(网店)销售的实物产品附带的证书显示的报告(编号)进行查询结果的说明

1.查询不到的情况怎么办?在查询过程中显示不出结果(查不到),不能简单判定所查的报告为虚假报告。这是因为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检验检测机构从国家统计直报中导入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报告,但导入的报告在编号可能和实际的报告编号不一致。

2.查询结果判定。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信息,所以在系统上查询的是报告编号(看不到报告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说只查有没有这个报告,报告的真伪性不能确认(国家市场总局统计直报系统没有要求上传报告原版)。如果没有查询结果,可以电询(函询)检验机构,确定是否有该报告,如果有,要求其配合提供证据。也可以要求珠宝贵金属饰品销售单位提供对应的检验报告以便确认是否属实及真假辨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