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萌 曹艳君 赵相超) 近年来,部分养生馆、理疗中心乱象丛生。不法商家利用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积分返现等套路,诱导老年人高价购入无效产品。为守护老年消费者权益,近日,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梳理出常见消费陷阱,发出消费警示。
“免费”糖衣炮弹,精准诱骗入局。不法商家在社区周边租赁场地,打着“健康知识讲座”旗号,以免费鸡蛋、挂面、小家电为诱饵吸引老年人。讲座现场,工作人员化身“贴心晚辈”,通过拉家常、嘘寒问暖迅速获取信任,逐步引导老人购买高价养生产品或服务,让老年人在放松警惕间落入圈套。
虚假宣传无底线,演员帮腔称奇效。养生馆在推销产品时,无视科学常识,大肆夸大功效,宣称保健品能“治愈三高、逆转糖尿病”,理疗仪器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更安排“托儿”混入人群,假扮受益者现身说法,用绘声绘色的虚假体验误导老年人冲动消费。
伪科学实验作秀,障眼法欺骗老人。为增强产品可信度,商家常进行所谓“科学实验”。以“牛蛙心跳试验”为例,将两颗活体牛蛙心脏分别滴入含保健品成分试剂和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未滴试剂的心脏停跳,滴试剂的仍在跳动,借此证明保健品功效。实则牛蛙心脏离体后本就能自主跳动1- 2小时,滴入生理盐水即可使其跳动更活跃,与保健品毫无关联。
会员优惠画大饼,积分兑现成空谈。商家推出“会员优惠”政策,承诺打折、积分兑换现金或礼品。但实际上,这些积分兑换规则极为苛刻,或设置提现门槛,或拖延兑现时间。老年人要么无法兑换,要么只能换到劣质产品,最终都难逃商家卷款跑路的结局。
漯河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拒绝“免费”诱惑:对“免费”保持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小恩小惠背后多是陷阱。认准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理疗仪器等,要选择正规商家,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和批准文号,勿轻信夸大宣传。审慎看待实验:遇到现场实验,及时与子女沟通或向专业医生咨询,避免轻信伪科学演示。警惕促销套路:对“会员积分返现”等活动谨慎对待,不贪图小利。善用维权渠道:如遇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协商,可拨打12315投诉,或向消协组织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