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三峡集团帮扶舒畈村:刷新村庄“颜值”,增添百姓“福祉”

2025-03-04 13:4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熊名垚 罗臻) 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蜿蜒向前,直通村口。阳光下,黝黑的路面泛着光泽,像一条绸带,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

村口的文化礼堂门前,几位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他们脸上的皱纹里藏着笑意,目光追随着路上来往的车辆。“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出门一脚泥,现在好了,想去街上赶集,抬脚就能走。”黄大爷说着,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舒畈村黄华湾,只见五色彩旗迎风招展,多彩的文化墙体在东方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面带笑容的村民们,有的在村口闲逛,见面彼此问候;有的坐在堂前,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分享着彼此的幸福生活。

“路刷黑了,车子跑起来一点不颠簸。几个月没回来,村里就发生了可喜变化。”出嫁女黄红霞开车回到娘家时,不由得感叹。

“在三峡集团帮扶和指导下,全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拆除废土房,改栏改厕,建设文化礼堂,硬化房前屋后,刷黑通村路面,建排污沟渠,绿化村庄和道路……经过8个月革新改造,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这是继全村脱贫后又一大盛事,全体村民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73岁的老党员黄群豪说。

去年4月份,三峡集团驻阳新县工作组进驻舒畈村开展帮扶乡村振兴。2024年10月下旬,经过前期拓宽和修补,通往外埠的长500、宽4.5米的路面刷黑完工,屋场硬化了1000余平方米,黄华湾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厨余茶垢,村民随手就扔,毫无顾忌。砍柴火、收秸秆,村民顺手堆在家门口,多年的陋习,一时半会说改难改。”舒畈村党支书记向前永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民很难理解,一时遇上阻力。

舒畈村党支部通过召开小组会、屋场会、恳谈会,反复宣讲村庄整治方案,创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系户”模式,广泛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以落实保洁员、定门前“三包”、治臭水沟、改厕所等村民身边小事实事为切入点,以“将湾前洼地渍水改造成美丽广场”为落脚点,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人人共建,牢固树立村民“主人翁”意识,让群众由“要我管”变为“我要管”,彻底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现象。

这样的改变在舒畈村不止一处。过去,下坳(黄华)组门前屋后,破败牛栏、旧厕所、废弃猪圈所包围,秽物遍地,不但影响村容村貌,而且与新建楼房格格不入。

这些被腾出来的废弃建筑,一处被村民当做建筑垃圾堆放点,现经清理整改后,变成了临时停车场,另外两处被改造成门前广场,环境变整洁的同时,还为村民增加了娱乐场所。

舒畈村班子成员带头对村庄周边、房前屋后、通组公路主次干道两侧、沟渠等区域进行垃圾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并对重点部位进行排查整治“回头看”。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动“绝大多数”村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力军”,在全村形成“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绿化广场及房前屋后苗木需投入8万元,修建村民休闲娱乐广场及健身设备需投入12万元,门口塘除险加固清淤需投入10万元,良荐河流域长乐港黄华段护投入25万元……”向前永如数家珍般诉说着三峡集团帮扶项目。

几个月过去了,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晚上吃完饭,大家都出来散步,看到路上有垃圾就捡起来。”村民吴丽芸说,现在村民都十分爱护这样的环境,都自觉把房前屋后打扫得一尘不染,还义务去护理绿植、为议事厅擦灰。“人居环境整治,难就难在资金不足,难就难在日常管理维护,村民有了‘主人翁’精神,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向前永说。

“三峡集团帮扶项目,聚焦的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整治难题,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抓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就能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峡集团派驻阳新县挂职副县长廖洋波说。

如今,舒畈村的水泥路、墙体彩画、风景树、小广场、亭子、太阳能路灯,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一道道亮丽风景吸引村民驻足观看,不仅提升了村庄的“颜值”,更丰富了乡村文化,让村民崇尚新风,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