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黄鑫 记者胡毅)近日,湖北省大冶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项实操培训会,组织了全市31个乡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的50余名监测人员参与理论培训并现场操作。培训聚焦主题“深植服务理念,赋能基层一线”,旨在进一步推动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重心下沉、服务前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初一公里”。
培训聚焦当前基层生产经营主体最迫切的需求,将服务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明确监测点“四员”核心任务:一是当好“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科学种植养殖、病虫害绿色防控、规范用药等精准化的生产技术指导。二是做好“安全检测员”,利用快速检测设备,为周边生产主体提供便捷、可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把好产地准出第一关。三是成为“合格证推广员”,手把手指导生产者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落实主体责任,畅通农产品上市渠道。四是担当“追溯护航员”,积极协助生产者接入国家或省级追溯平台,指导建立生产档案,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本次培训摒弃纯理论灌输,突出“实操”与“实效”。参训人员通过现场操作演练,系统掌握了农残快检设备规范使用、合格证电子开具全流程、追溯信息便捷录入等核心业务技能。培训强调“一线工作法”,要求监测点人员主动下沉,变“坐等送检”为“上门问需”,将监测点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质量安全服务站。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理念一转天地宽,从监管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我们要求每一位监测点工作人员,都要成为政策的‘宣讲员’、技术的‘传播者’、生产的‘贴心人’,让服务成为落实监管最有力的抓手,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注入了新的服务理念与技能,也标志着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型。随着26个基层服务支点高效运转,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必将更加畅通,广大生产经营者将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支持,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下一步,大冶市农业农村局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构建“常态化培训+动态化督导+精准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分层分类的技能提升培训,让“四员”尖兵真正成为懂技术、善服务、能担当的行家里手,让基层服务支点既能“精准把脉”农产品安全,又能“对症下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排忧解难,以更扎实的服务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为全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