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思涵 记者王再明)为净化酒类市场消费环境,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通过构建“责任链、监管链、共治链”三维治理体系,累计检查食品生产者18家次,食品经营主体1391家次,酒类产品网店、自建经营性网站等其他主体199家次,有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构建责任闭环链,下好专项整治“一盘棋”
坚持高位推动,建立盟旗两级专项工作组,制定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及《成果验收办法》,明确食品生产、流通、广告等领域重点任务。实施推进“专班+专案”机制,建立“月调度”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组织全盟酒类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约谈网络平台2家次,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织密监管执法链,打好综合治理“组合拳”
突出全链条监管,采取“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模式。线下聚焦节庆消费旺季,对酒类生产单位、专营店、餐饮场所实施“五查五看”:查资质、查标签、查渠道、查广告、查仓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87人次,检查广告经营单位及商业网点等218户,监测各类广告77条次。联合公安部门及茅台、汾酒等名企打假办开展突击检查。线上组建专业监测团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199家网店、自建网站实施全天候监测。
延伸社会共治链,唱响协同监管“大合唱”
创新“1+N”联动机制,联合公安、企业等建立跨区域线索通报、案件协查制度,与四川、贵州等地名酒企业构建政企打假协作平台。打造“宣教+警示”双轮驱动模式,制定发布食品流通领域《“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指导酒类经营单位合规经营。发布消费警示10期,开展宣传活动8场,畅通“12315+现场受理”双渠道,共同营造人人重视,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下一步,阿拉善盟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酒类市场“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长效监管机制,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的酒类消费环境。(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