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呼和浩特市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迎来重要阶段性成果。2023 年全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 6.12,相较 2022 年提升了 0.12 个等级,为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筑牢根基。呼和浩特市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评价工作。2023 年安排耕地质量常规监测点采集土壤样品 834 个(每 1 万亩不少于 1 个样点),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采集土壤样品 330 个(每 10 万亩不少于 1 个样点),并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化验分析。自 2020 年起叠加三调地图开展评价工作,每年采集样品均测试分析多项关键数据。按照农业农村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16 项指标进行评价。
今秋,土默特左旗铁帽村改良组盐碱地经过系统科学的改良措施,极大提升了盐碱地的土地产能。为落实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技术处联合行动,对全市耕地展开全方位、精细化评价。秉持科学、客观、公正原则,通过大量数据采集与分析,进行精准等级划分,为后续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评价过程中,呼和浩特市重视技术支撑与质量把控。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方法,提高评价准确性;加强质控团队建设,全程监控确保结果公正权威。同时,加强宣传培训,定期下乡开展技术指导,规范操作,提升基层人员专业水平。尽管全市耕地质量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区域欠佳。针对此,呼和浩特市将采取系列措施加强保护和提升。加大整治差区域力度,改良土壤、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生产和产出效益;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解决质量下降问题,保障持续稳定提升。着眼未来,将强化耕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广节水灌溉等技术,降低环境压力,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