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典型案例】土默特左旗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典型模式

2024-12-08 14:2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张阳阳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土默特左旗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农业大旗,每年用全市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贡献着全市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2024年,土左旗积极落实“稳面积、提单产、推技术”的目标要求,集成推广了20万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了增产的良好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主要做法

按照“政府引导、技术带动、乡镇推进、村级落实、大户参与、以点带面”的模式在全旗范围内稳步实施。

一是坚持集成推广优质耐密品种和高质高效种植技术相结合。大力推广高产耐密品种,引导农户种植习惯从“稀植大棒”向“密植高产”转变,大丰1047等11个耐密品种受到广大农户认可;同时,利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20万亩,大力推广北斗导航精量点播技术、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或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平衡施肥技术、“一喷多促”及适时化控技术等,确保各个环节技术措施到位,为增产、高产打下基础。

二是坚持核心区高产攻关和示范区、辐射区均衡增产相结合。聚焦核心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了塔布赛现代种植业示范区、兵州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了自治区级、市级“看禾选种”、“看苗选肥”、“对症选药”平台,建设了土左旗智慧农田管理平台;同时,在全旗71个行政村全面推广技术应用,共打造了2个万亩片、25个千亩方、49个百亩田,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

三是坚持创建高产典型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整合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承接项目的6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79公斤,比当地常规种植模式增产270公斤,增产率达到33.5%,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带动更多农户主动参与到单产提升行动上来;同时,不断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全旗18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组成联合社,调动农机具265台(套),在耕、种、防、收各环节做到标准统一、效果统一。

四是坚持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共组织召开自治区级以上现场观摩培训5次,培训人员800人次,发放《土默特左旗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八个精准”技术口袋书》2700 余册,抽调17名业务干部下乡、入村宣讲技术政策 55 次,受益农户达到1.2万人以上,制作各类型技术展示标牌100余块。通过各级媒体开展广泛宣传,累计发布报道、视频等50余条。

二、技术特点

结合土左旗玉米种植基本特点,技术推广重点由单纯的增加密度向“三高一低”模式进行了拓展。

一是高密度种植。按照“六统一”管理模式,集中统一主推耐密品种11个,各类农资到位率100%,玉米亩密度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800株,达到5000-6500株。二是高质量播种。推广高性能播种机,大力推进精准匀播、种肥同播、导航直播、一体联播,通过“四播”实现苗齐苗匀苗壮。三是高效率肥水。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实现水肥精准调控和高效利用,实施农田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改造3万亩,采购节水农田灌溉设施设备20台套,进行农田智慧化改造1.2万亩,配建智慧控制中心1处,集中落实现代种植业示范升级任务,在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的基础上配套建设耐特菲姆集成式灌溉系统等现代高效精准滴灌设备。四是低损耗减灾。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加强农情调度,防范气象灾害,实施秋粮生产“一喷多促”项目,喷洒叶面肥后,使玉米灌浆期延长2天左右,达到亩增产30—50斤、亩增收50—80元的良好效果。在保证受灾地块少减产、不减产的同时,努力做到未受灾地块多增产、创高产。

三、基本成效

全旗玉米种植从4月中旬开始播种到10月中旬完成测产,亩均种植密度保持在5000-6500株,完成至少3次追肥作业,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减肥5公斤以上、控药15%,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项目区实现平均亩产1079公斤(14%水分)、核心区平均亩产达到1104公斤(14%水分),亩均实现增产150公斤以上,为下一步全旗更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