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庞起生 记者纪红霞)为切实保障清明节期间食品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近日,河北省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清明节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提示。
衡水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食品经营者:
严格把控进货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务必严格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文件,确保供货方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同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凭证,以便追溯来源;仔细查验食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杜绝采购无合格证明或证明文件不全的食品,对采购的每一批次食品,都要确保其来源正规、质量可靠。
规范食品储存与销售。依据食品标签要求,对不同食品进行分类储存,需冷藏的食品,应确保冷藏温度在0 - 10℃范围内,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若销售冷冻食品,要确保冷冻设备正常运行,维持食品处于冷冻状态;严格区分食品与非食品,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规范标识标牌,避免交叉污染,防止混淆,严禁夸大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定期对库存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避免将其销售给消费者。
注重包装与标识。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包装应当完好无损,标签内容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清晰标注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厂家等信息;销售散装食品时,要在容器或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衡水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信誉良好的超市、农贸市场、专卖店等正规商家,避免在流动摊贩处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观察商家的经营环境,确保其整洁卫生,食品摆放有序,冷藏、冷冻设备正常运行。
仔细甄别食品外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查看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胀袋、破损、变形等现象,同时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食品;选购散装食品时,要注意观察食品的色泽、气味、状态等,如青团,应具有艾草特有的清香,色泽均匀,无异味、无霉变。
理性消费,及时维权。根据实际需求购买食品,避免浪费。特别是祭祀供品,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购;购物时,务必保留好购物小票、发票等凭证,若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或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悉,衡水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