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秦林辉 记者胡毅)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聚焦民生所“盼”,秉持“学生至上,放心安全,健康营养”的工作理念,以“自助供餐”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校园食堂精业笃行,精工细作,精益求精,让“校园饭桌”温馨又暖心,守护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赢得了民生所“赞”。
节俭先行、创新驱动,让菜品种类“多彩缤纷”
2022年以前,老河口市学生食堂与其他地方的学校食堂没什么两样。学校食堂每天做什么,学生就吃什么;食堂阿姨打多少,学生就吃多少。这种老式单一供餐模式,学生不能自行选择,容易造成浪费。
“学生不爱吃,那就按照学生的喜好来,在学生中推行‘我要点菜’活动,把收集上来的受学生欢迎的菜品,列入每周食谱,由学校根据营养膳食均衡情况,安排至学生的每一餐中;学生吃不饱,嫌食堂阿姨打饭少,那就自己打,让学生敞开吃”。按照这样的思路,老河口市于2022年春季全面推进学生“自助用餐”改革和光盘行动。
让以前浪费的餐费回流到学生餐桌上,用于提高饭菜质量和增加菜品种类。这样一来,在没有增加学生餐费的基础上,饭菜品种增加了2.5倍,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果、蛋、奶。学生吃什么取什么,吃多少取多少,既减少了浪费,又确保了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目前,老河口市40所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中午为学生提供4—6个菜和1个汤,适时搭配水果和奶制品,学生按需自助取餐,2.8万学生受益。
规范为本、品质提升,让饭菜口味“香气四溢”
为了提升学校食堂服务水平,近年来,老河口市“练赛训”三结合,持续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提升司厨人员技能,为办好学生满意食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练赛结合”。老河口市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全覆盖的校园后勤工作拉练活动,把常态化的拉练作为推动学校后勤大练兵、大比武的阅兵场,通过实地评比、现场反馈、集体“把脉”“会诊”出方的方式,促进学校食堂食材采买、出入库、收支管理等各个方面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每年定期开展学校食堂厨艺大赛,除展示规定菜品外,还有自创菜品,由评委现场品尝、现场打分,促进学校司厨人员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提高菜品质量。
强化“培训与交流”。严格落实学校每周开展一次食堂从业人员校内培训,乡镇中心学校和市场监管所每季度一次食堂从业人员专题培训、新任职校长、园长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校长、分管副校长、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综合培训。坚持定期外出交流学习。每年组织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赴各地交流学习,开阔管理人员视野,提高管理团队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坚持“三公开三晾晒”。“坚持每天公开采购食材数量价格,每周公开带量营养食谱,每月公开收支成本核算;每顿晒领导(家长)陪餐、晒饭菜品种质量、晒光盘行动(餐余)”。这样的“三公开三晾晒”活动,老河口市已经坚持了整整3年。通过公开与晾晒,可以让家长和学生随时了解到每天的菜品情况,也可以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从而不断提升食堂保障水平。
管理严格、整改有力,让家长之心“安然乐意”
食堂虽小,安全事大。在关乎师生身体健康的问题上,老河口市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自有的“四查一审”机制,把校园食堂打造成了放心食堂。
坚持落实食品安全“四查”。校园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为学生提供放心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全市学校坚持每天排查食品安全隐患1次,乡镇中心学校每周最少巡查1次,乡镇政府联合市场监管所每月专项检查1次,会同老河口市市场监管局每学期随机抽查,对自查、检查发现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立行立改,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2022年以来,老河口市校园食堂共整改各类安全隐患近千个。
坚持审计当头。坚持每年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学校食堂财务全覆盖专项审计工作。通过专项审计,全面纠正食堂管理、食材采购、财务核销等领域可能存在的微腐败问题,保障学生利益不受侵占。2023年以来,审计发现各类问题线索74条,问责相关责任人6人。
目前,老河口市正在推进学校食堂智慧化建设,将通过建立一个区域互联互通的管理平台,实现学校食堂无现金交易、营养带量食谱制定、学生营养健康监测、采购需求的智能生成、食材价格的大数据比对、供货流程闭环留痕监管、索证索票入库出库和临期食材智能管控、自动对账付款财务报表生成和成本核算、评价体系构建等“科学化”“便捷化”“透明化”“可视化”“智能化”,构建“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廉政风险”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达成学校智慧后勤监管和服务的目标。
小食堂,大民生。老河口市将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全过程,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遵循让学生吃好,让家长放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智慧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打造“营养放心食堂”,为万千学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